人民网>>观点>>社会·民生

3亿多网民发声应有责任感  莫让“网传”成“误传”

徐盼

2013年05月23日16:30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日前网传海关将要出台新规定,“6月1日起所有进入中国境内的包裹以及任何形式的运输容器中不能有超过2罐的奶粉。超过的话要如数退回。”对此,本网“求真”栏目记者向海关总署求证获知,“海关没有针对进境个人物品出台过限2罐奶粉的规定,部分网络论坛的传言不属实”。(2013年5月22日 人民网)

当此限购奶粉的消息在网络上一传出,就立刻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关注和担忧,其中不少是 “妈妈”、“准妈妈”们,影响了他们正常的生活和情绪,也伤害了他们的感情。到后来却证实该消息是虚假的,不免让大家寒心和害怕。人们免不了会心生疑惑:我们现在活在网络的世界里,究竟我们还该不该相信网传,究竟那句话才是真的?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信息传播方式也在不断增加。网络凭着迅速、方便、快捷、实时互动等特点,让人们以最低成本的投入,产生最广泛的影响,成为了当今大众传播的宠儿。现今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信息传递最主要依靠的就是网络。据官方数量统计,现在中国大约有3亿7千万网民。

然而,类似于上述网络论坛传言不属实的情况若是经常发生,势必会给人们带来误导,或轻或重,轻则扰乱人心,影响人们的决策;重则会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甚至可能造成社会不稳定。

在网络上发言不是生活中随意的言谈,也不是内心独白,更不能无中生有,由着自己的性子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因为,“网传”,是一种社会行为,它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因此,网传不应只是用文字说话,更要用心、用道德感和责任感说话,所说的消息必须有理有据。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人们真实确切的信息,给人们以正确的引导,尊重每个人了解事实真相的权利。

当然,有些让“网传”成为“误传”的人,是蓄意为之,有着不为人知的不正当想法。对于这类不法分子,相关部门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制度,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管理,严厉打击惩处不法分子,增加犯罪成本,让他们再不敢触碰这根“高压线”。

只要每个网民都用良心说话,用事实说话,加上制度与监管手段的密切配合,“网传”定不会再成为“误传”!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