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北青报:“最难就业季”不要光盯着就业率

赵勇

2013年05月23日08:56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手机看新闻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达到699万人,比去年增加了19万人。规模前所未有的毕业生潮,也让今年成为众口相传的“最难就业季”。针对这一情况,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教育部今年将努力不降低高校毕业生最终就业率,目前教育部已经专门发通知,在做好就业服务、持续开展招聘活动、引导鼓励更多毕业生入伍和担任科研助理等方面努力帮毕业生谋求出路。

随着高校扩招后的大学生们逐渐毕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近年来一直是社会关注焦点。教育部门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所做的一系列努力,大家都看得见,也很有必要。但如果一谈到大学生就业就光盯着就业率,那这里面恐怕就还有一个观念转变的问题——如今眼睛里首先看到的是就业率这个干巴巴的数据,那就很可能只是满足于数据上的好看,而不管这数据到底有多少水分。相反,如果教育部门在调整专业设置、控制招生规模、遏制大学大建设大招生的冲动方面有实实在在的举措,那么,真实的就业率提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实际上,光盯着就业率数据,是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正如全国各地GDP数据总和经常水淋淋湿答答一样,屡遭诟病的就业率数据到底有多大水分,相信教育部门心里比谁都清楚——很多高校为了编织光鲜的就业率数据,不仅规定“不签合同就不发毕业证”,甚至默许毕业生为了应付差事提供虚假就业协议。这种各方都是为了应付差事的毕业率数据汇聚到教育部门手里,又有多大的参考性和价值?

“最难就业季”的出现,固然是因为今年毕业生特别多,但这只是表象,真正的原因,是高校大规模扩招带来的后遗症——高校大规模扩招之后,师资力量跟不上,到了后来,毕业生数量多了,质量却下来了。而一些高校为了扩招,更是不管实际情况一窝蜂地开设所谓的热门专业,反正只要我让学生毕业了就行,至于培养质量怎么样,根本就顾不上。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质量怎么会高,怎么会适销对路?

“最难就业季”固然要应对,但更需要应对的,则是如何提高大学的培养质量。这方面,绝不是一个“努力不降低”的毕业生就业率可以解决的,需要反思的是高校扩招政策的一些弊端,而具体的措施,则是教育部门压缩总体招生规模、调整专业设置等实实在在的努力。如果一碰到“最难就业季”就头疼医头,满足于就业率数据上的光鲜,患上与GDP一样的“数据依赖症”,那么,大学生就业难,就还根本没有触碰到问题的核心,彻底缓解的一天,则更加显得遥遥无期。

分享到:
(责编:张宏、文松辉)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