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法制日报:最美红娘在为制度打补丁

王传涛

2013年05月22日10:02    来源:法制日报声音    手机看新闻

  陶小莫/画

  日前,在武汉市“最美红娘”评选仪式上,武昌区婚姻登记中心工作人员熊玲获得江城“最美红娘”金奖。9年多来,她用“打印机坏了”、“网络故障”等善意的谎言,找借口拒绝办理离婚登记,让500多对夫妇主动取消了离婚申请(5月21日《人民日报》)。

  离婚自由是婚姻法的重要原则。可是,婚姻之内,往往有说不清道不明的伦理常态。昨日结婚今日离婚、昨日离婚今日复婚的现象时有发生。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词语就是“闪婚”或“闪离”。冲动是魔鬼,在“床头吵架床尾和”的婚姻世界中,公权力有着太多的冷漠。正如“最美红娘”熊玲所说,“有些小夫妻一看就是带着情绪来的,根据我的工作经验,他们内心根本不想离,我能帮就帮一把,别因一时冲动留下遗憾。”熊玲的举动,正是让公共权力拥有温度、达到温暖的一种做法。

  然而,公共权力不是任人揉捏的玩具。不能因为手握权力的人的喜恶,而改变其发挥职能的时间。有些婚姻,即便再三挽留,想必也无法拯救。因此,熊玲的热心与善意,可能会与当事人的意志相左。再者,公共权力需要做的,就是依法依规行事。人情化的东西,在公共权力的执行层面,一旦松口,恐怕就会出现更多的人情往来,出现巨大的寻租空间。“打印机坏了”之类的理由,可能就会堂而皇之地变成权力寻租的借口和理由。因此,“最美红娘”熊玲的行为,虽是出于好心,但也确实是渎职行为。我们不能因为好心而否定渎职。

  但话又说回来,离婚断然不是冲动的结果。如何让离婚不再冲动,是当下婚姻法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是离婚手续最简便、离婚最快捷的国家之一,离婚夫妇当场就可拿到离婚证。而在世界许多国家的司法制度中,都以不同的形式和称谓在离婚程序中设计了冷静期或等候期制度。其目的在于给予双方当事人充分时间进行考虑,进行如协调或调解的活动,确定是否已不存在继续维持婚姻可能。

  与其说熊玲是渎职,不如说是一位基层婚姻登记员对当下“离婚的程序过于简单”、“没有离婚等候期”的自我反抗与个体救赎。而一味地指责熊玲的渎职,或者赞扬其好心,都远离了这件事本身反映出来的本质问题——现有的离婚制度让国人变成了最容易兑现离婚冲动的人。只有从制度层面尽全力挽救即将失败的婚姻,才可能让“好心”的离婚登记员,得到一个公正的评价。

  山东 王传涛 教师  

分享到:
(责编:齐贺、文松辉)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