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开栏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安监调查队刚走就爆炸”扇了谁的耳光?
背景:5月11日,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富集镇桃子沟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截至昨日傍晚,事故导致28人遇难,8人重伤,10人轻伤。巧合的是,泸县安监局官方网站显示,5月7日,也就是事故发生4天前,四川省安监局事故调查处处长王建国,曾带队检查指导泸县桃子沟煤矿瓦斯治理工作。
新京报发表大白的文章:国家安监总局昨日下午关于此次事故的调查分析,初步给我们提供了答案,“桃子沟煤矿涉嫌非法组织生产,在未批区域违规设置多个作业点,在通风性差的条件下作业,导致瓦斯浓度增大,遇火爆炸”。显然,桃子沟煤矿存在的明显非法生产、瓦斯治理工作不到位等因素,早就已经存在。如果在4天前,就能够对这些问题提出严肃的整改处理,料想这次矿难或许能够避免。本来,四川省安监局的“检查指导”,是第一时间发现这些问题的极好时机。那么,公众有理由质疑四川省安监局的“检查”和“指导”工作,是不是存在“走过场”的可能。既然那次检查的重点,也是“矿井瓦斯抽采,并现场测定收集瓦斯相关参数”,那么当时是否检查出来了问题?如果检查出了问题,当时是否第一时间让桃子沟煤矿及时停止生产,立马整改?不管怎么说,泸县矿难的发生,固然是因为企业安全生产意识淡薄,管理存在漏洞,但此次的“巧合”,是否也反映出日常安全监管存在不足?所以,泸县严重煤矿瓦斯爆炸,必须进行彻查,也看看当地安监部门究竟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小蒋随想:安监局调查队前脚刚走,煤矿后脚就发生重大事故,何尝不是偶然中的必然?人们曾看到过不少“认认真真走过场”,一些检查看似严肃,一些责令整改似乎严厉,但结果却是被查者依旧我行我素,被查出的问题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被检查者无视安全与问题显而易见,但又是什么使他们有恃无恐?监督者的“高抬贵手”难辞其咎。如果被查出问题的单位被立即实施停业整改,很多悲剧本可以避免。问题是,一些整改仅仅停留在要求层面,具体实施与否却没有下文。无论是出于企业利益考虑,还是因为金元对权力的公关,再或是交了罚款就放行,企业“带病运转”屡见不鲜。危险和隐患未必会立刻爆发,让企业经营者有了侥幸心理,一些管理者本应敏感的监查神经也开始钝化。出了事,死了人,问题才被高度重视,责任人才被严肃处理,实在比较“马后炮”。我们已听过太多“亡羊补牢”的说法,但愿一些教训真能引起各方的镜鉴,而不是光看别人的热闹。
“官方辟谣反被证伪”是对公信力的祸害
背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去年12月6日,刘铁男外访期间被媒体人罗昌平实名举报涉嫌学历造假,巨额骗贷,对他人恐吓威胁等问题。当日,国家能源局新闻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回应——上述消息纯属污蔑造谣。
新京报发表普沙岭的文章:回望这个案件,耐人寻味的是,又一次呈现出了“个人举报——单位否认——纪检确认”的运行轨迹。当所谓的“污蔑造谣”又一次被证实“谣言非谣”的时候,昔日本能地出来为长官遮丑、甚至乱派发“污蔑造谣、要报案报警”帽子的公权部门和个人,该当何罪?造谣高帽乱发,是对群众举报热情的戕害,是对民众张扬权利的潜在危害,也为正常的反腐败工作,人为地设置了失信于民的障碍,走上一段大可不必走的弯路。它只会让腐败官员胆气更壮,越发嚣张;只会让有举报热情的民众心生忌惮、甚至噤若寒蝉。“人民监督的汪洋大海”被掺入了太多的沙子;“本该无以遁形”的贪腐蛀虫却有了更多隐蔽腐败、继续周旋的时间空间。公权部门的行为应该恪守边界、尊重私权,不管是出于利益、出于本能,还是无意识的行权习惯,这种公器为私利“背黑锅”的现象必须被当头棒喝,胡乱向老百姓派发“污蔑造谣”帽子的官僚者,也该被扣上一顶“污蔑造谣”的帽子,论一论该当何罪,讲一讲以儆效尤。
小蒋随想:从时效性与争取话语权的角度,官方在第一时间回应媒体与社会的疑问,本是积极的。但是,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有些事在调查之初,纪检机关尚且未能掌握全部情况,何况是非监察部门?再加上,某些部门看重“维稳”与“形象”甚至大于问题本身,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先否认再说,导致某些第一时间回应不够客观与公正,这给“辟谣反被证伪”埋下伏笔。对权力部门而言,必须深刻理解民主监督的意义,在作出官方回应之时务必审慎。与其急吼吼地否认问题,不如第一时间展开调查,并将调查的进程与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如果问题子虚乌有,或者当事人被泼脏水,调查终会给出真相与公道。倘若问题切实存在,社会举报与官方调查相结合,也是良性的官民互动。不管怎么说,官方的第一时间回应,必须保持客观,有一说一远比盲目辟谣要好,公信力的积累需要坦诚与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