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IT夫妻弃高薪卖包子的“幸福”难以复制

张玉胜

2013年05月13日13:27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9日,一对张江族中的另类夫妻引来不少网友的关注,双双毕业于高等学府的卿有钱夫妇放弃高薪的IT工作,在张江开了家早餐店,收入缩水严重但生活更加自由,更空出了大把时间从事他们喜爱的慈善事业,这条消息不仅引起张江族的驻足大讨论,很多网友感慨“这才是真幸福!”(5月10日《扬子晚报》)

在许多人看来,卿有钱夫妇放弃高薪IT改行卖包子的确“幸福”,理由有三:一是健康安全有保证,二是生意简单不太累,三是逃离束缚享自由。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自己的“感觉良好”。但在笔者看来,艳羡归艳羡,现实归现实,这种基于从事简单劳动的“幸福”可以有,但却难以简单复制。

否定卖包子“幸福”的可复制性,理由同样有三:首先,机会不均等。卿有钱夫妇是幸福的,更是幸运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加盟“放心人早餐”的机会。而对许多失业者来说,慢说对高薪IT羡慕不已,恐怕也未必能有包子可卖;其次,享受需资金。正如一些网友所言,卿有钱夫妇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全家人能够周游香港、四川、云南,好好休息4个月,缘于他们从事高薪IT“忒有钱”,对于勉强养家糊口的低收入者,谁敢4个月只玩不干。其三,现实不可能。社会是一个集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为一体的有机整体,三百六十行,行行少不了。再复杂辛苦的工作也要有人去做,人们总不能为图清闲都去卖包子吧。人人都弃复杂劳动而奔简单轻松,富民强国的“中国梦”到头来终归还是“梦”。

当然,人各有志,不可强求。说卖包子的“幸福”难以复制,并非对卿有钱夫妇的“改行”说三道四,自由择业毕竟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笔者赞同卿有钱“寻找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想活在别人的眼里和模式里”的生活态度,更不苟同以透支健康和快乐为代价而拼命挣钱的工作狂。人生不能没有钱,但“活的太累”也并不可取。

其实,透过人们对卿有钱夫妇“改行”的争议,需要讨论的有两个问题,一是弃高薪IT改行卖包子算不算大材小用、人才浪费;二是何为人生价值,啥叫生活幸福。而在国人热议“中国梦”、“幸福感”的今天,澄清这两个问题很有意义。也许,如同“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样,人们对“中国梦”、“幸福感”的解读同样见仁见智、各有千秋。在笔者看来,求学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智力开发和人格培养,并非一定与未来的工作挂钩,心仪的专业也未必就是理想的职业。“幸福感”关键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感受,并非一定是高官厚禄。

围观卖包子的“幸福”,不能读出“读书无用”的异味;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多做对社会和人民有益的事,就是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但前提应该是尽可能地用其所长。这应是人们对价值和幸福的共识。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