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办公大楼比照着美国白宫修建,市政广场建设规模赶超天安门广场,政府所属宾馆的内部装修极尽奢华……一些地方政府耗费高额公共财政资金,超标准盖豪华办公楼,耗巨资建高档招待所,高投入装修培训中心,一些政府性楼堂馆所规模宏大、装修豪华,甚至成了当地有名的标志性建筑,成了当地“最美风景”。(5月13日,《人民日报》)
“本届政府内,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李克强在总理见面会上的郑重承诺反映了新一届中央政府“让人民过好日子,政府过紧日子”的决心。然而,这一政策落实到地方却似乎变了味道。而从各地网友“晒”出的图片和曝光的资金数额看,不论身处富裕或贫困地区、市级还是乡级,一些地方政府盖楼投入之巨令人咋舌。在攀比修建豪华楼堂馆所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在作祟?
一是政绩观念在作祟。地方主政领导的政绩,应当体现在广大民生工程上,绝不是体现在豪华楼堂馆所上。一座大楼的资金,可以建多长的公路,可以帮助多少困难家庭脱贫,可以让多少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很多官员不是没有想过、思考过,只是不愿这样做。因为豪华的楼堂馆所,往往是该地的标志性建筑,最能体现自己的政绩。
二是经济利益在作祟。部分官员从工程招标中寻租受贿,“一座大楼立起来,一群干部倒下去”——这是直接的经济利益。“君子求才,本应取之有道”,这个道,应是正道才对。但是,执意修建豪华楼堂馆所的官员们,往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那就是依靠手中的权力来寻租,在招标中受贿得实际好处。
三是官场陋习在作祟。中央三令五申不准修建豪华楼堂馆所,可是修建豪华楼堂馆所的地方却不止一个,甚至此起彼伏,大家还相互攀比,看谁修得高,装修得好。说白了,这就是官场陋习。
修建豪华楼堂馆所,满意的是官员和一些住进去办公的公务人员,不满意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各级纪检部门还需对违规修建豪华楼堂馆所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