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电影论坛:《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大家谈

2013年05月10日08:2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表现女性独立意识

  和同题材的电影相比,《致》没有那么阳光明媚,也没有那么纯情,有些地方甚至拍得很压抑,但我觉得这恰恰是它直面真实的地方。片中的女性都是独立的,她们承担自己的选择给自己带来的后果,不管这个后果是好还是坏,她们的生存、精神、人格都不以男性为依附,这是很难得的态度。现在打开电视,不是婚外恋,就是婆媳战,女性在其中是非常负面的形象。《致》表达出来的女性独立意识,是吸引“80后”观众买票去看的重要原因。

  意外影视文化传媒公司 木匠

  

  风格上“混搭”

  很难说清故事到底发生在什么年代,一些细节像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但校园场景、人物台词又有点像当下,这让故事背景有些错乱,像是一种仿旧的当下,或一种伪历史。如果说编剧李樯的风格像海燕,那导演赵薇,包括女主角,根本上是一只美丽的无忧无虑的金丝雀。二者的合作,使得电影整体上给人一种小麻雀在阴雨天飞的感觉,作为一部定位青春或者商业类型的影片,显得风格也有些错乱。

  北京青年报社 刘春

  

  情感共鸣度不够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标题“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这是一个关于时间的话题。电影通过一组群像来表现“时间”,问题是人与人之间缺乏联系,松散,没核。而且对青春的表达,有太多导演自说自话的成分。我觉得真正好的作品是小众问题大众表达,让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人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从这个角度来说,《致》虽是群像,却没能在情感上得到更大范围的共鸣。情感上的共鸣,比单纯用元素的拼贴来拉拢取悦观众要重要得多。

  人民论坛杂志社 张硕

  

  本栏目内容选自人民日报文艺部与中国电影博物馆合办的观影评论活动发言。

分享到:
(责编:齐贺、文松辉)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