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今日播出第三集《叛逆贵族》,介绍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经济学家,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作为“欧洲之父”查理大帝的后代,克劳德?昂利?圣西门的家庭背景,赋予了他高傲、叛逆的性格,也使得15岁就被封为伯爵的他最终在人生道路上走到了上流社会的对立面,站到了无产者一边。
对于圣西门我们并不陌生,其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赫赫有名,就连马克思、恩格斯也将其与傅立叶、欧文并列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最为难能可贵的是,这一位播火者本身是封建贵族,享受着人人羡慕的荣华富贵,但却反对封建制度,积极投身于法国大革命。
实际上,圣西门心目中的社会主义只是一种“实业制度”。在该制度下,由实业者和学者掌握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权力;社会的唯一目的应当是尽善尽美地运用科学、艺术和手工业的知识来满足人们的需要,特别是满足人数最多的最贫穷阶级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并且,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圣西门寄希望于统治阶级的理性和善心,幻想国王和资产者会帮助无产阶级建立实业制度,这也使得他的社会主义学说不能不流于空想,令人遗憾。
不过,作为一个反映早期无产阶级要求的思想家,圣西门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所有制是社会的基础,第一个提出社会阶级划分的思想,第一个提出按照才能和贡献进行分配的原则,第一个把“满足人民需要”视为社会主义的终极目的……这都是难能可贵的。
历史也就是这么出奇地相似,在轰轰烈烈的中国革命中,一大批共产党人也是抛弃荣华富贵,毅然投入到了社会主义的滚滚洪流中。仅以方志敏为例,其人生道路本有多种选择,一可依仗身为豪绅的“义父”张念诚攀附权贵走仕途,二可投靠洋人谋取美好的生活前程,但他毅然选择了革命救国之路,发誓要“从崩溃毁灭中救出中国来,从帝国主义恶魔的生吞活剥下救出我们垂死的祖国母亲来”。以此为缩影,我们看到,为了心中的“美好制度”,成千上万的仁人志士抛弃了安逸的生活,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目的只是为了把中华民族带向一个更加繁荣富强、更加民主团结的康庄大道。
有人说,历史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只有全面系统地认识历史,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把握未来。笔者相信,如今在《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带领下重温历史,有着“叛逆贵族”的精神激励,只要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一步一个脚印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真抓实干、大干苦干,就一定能迎来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梦圆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