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观点1+1:中国铁建花8.37亿元“招待”谁?

2013年05月07日14:30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开栏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中国铁建花8.37亿元“招待”谁?

背景:上市公司年报发布接近收官,业务招待费的排名引人关注,因为名列前十的绝大多数都是央企,合计达到29亿元。其中,中国铁建以8.37亿元的业务招待费雄踞榜单首位,相当于该企业全年净利润的10%。

新京报发表社论:面对公众的质疑,中国铁建表示,如果证监会和国资委同意,将会公开业务招待费的构成情况。事实上,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业务招待费问题,一直是一笔糊涂账。关于国有企业业务招待费的公开问题,只在由监察部、国家经贸委、全国总工会等于1998年11月联合发布的《关于国有企业实行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等重要事项向职代会报告制度的规定》中提及。这个规定,事实上是贯彻国有企业领导廉洁自律以及实行国企民主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个规定不仅公开的范围仅限于职代会,而且在具体公开的方式上也缺乏明细和具体的规定,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并没有起到约束作用。毋庸置疑,业务招待费作为一项既可能涉及官员贪腐,也可能涉及企业是否合法经营的重要事项,本质上是一个公共事项而非“私人事项”,对于占有公众资源的国有企业更是如此。但对于上市的国有企业,股东有没有权利要求其公开,因为制度的缺失,成了模棱两可的事项。建议国资委、监察部等相关部门,研究出台新的规范国有企业“业务招待费”的制度措施,让“业务招待费”阳光化,接受公众监督,不再成为谁也说不清楚的黑账。

小蒋随想:国资委有关负责人曾将央企未上缴的巨额利润比作“全民储蓄”,表示如果人民有需要,可以随时动用。但在现实中,不仅“用国企利润充实社保金缺口”的呼吁一直未有进展,而且国企高管仰仗政策倾斜的含水绩效与高收入也一直被社会所诟病。这回,中国铁建一年招待费花掉8亿多元,更让“全民储蓄”的所有人——民众难以淡定。但反过来一琢磨,这样的情况似乎又不出人意料。从现实来看,涉及工程发包、项目审批的工作往往是“肥缺”,相关的权力者一直是被公关、被贿赂的焦点。建筑单位若不使尽浑身解数,根本无法获得中标资格。在一些案例中,公开招标、不公开标底绝非铁板一块,只要将发标与决策者“招待”好,很多事都“好商量”。所以,中国铁建的8.37亿元招待费,或许只是建筑行业潜规则的冰山一角。至于“如果XX部门同意,将公开……”,这样的句式在官员被问及财产公开时也常能听到。但是,“XX部门”往往不会接这个被踢过来的皮球,一些事也就不了了之。其实,即便不公开细节,单看总量已有不小问题。8.37亿元招待费与严格执行公务接待标准之间的鸿沟明摆着。

罗彩霞当央视记者果真是“逆袭”吗?

背景:时隔四年,当年轰动一时的“罗彩霞被顶替上大学案”的主角——罗彩霞,如今成了央视记者。

新京报发表时言平的文章:央视的平台,就话语权而言,处于优势。作为高考弊案新闻当事人、受害者的罗彩霞,如今背靠优势话语的央视,成为一名新闻记者,身份和角色的转变,难免让不少民众解读成某种命运的逆袭。不过,重获本该拥有的东西,谈何逆袭,又如何欣喜。更多的时候,看到这种境遇和命运的逆转,总有些让人于心不忍。“罗彩霞案”之后,与之相关的社会某个方面究竟做了多少改变?随后延伸出来的各种版本的“罗彩霞案”,又说明了什么?正如罗彩霞当记者是个偶然,“罗彩霞案”也只是个偶然,而罗彩霞们相似命运的屡屡发生,却是现有环境下的必然。如果非说改变,那就是,一次以媒体话语权为主导的权利拯救,让一名公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权利。罗彩霞想以话语权的优势,为正遭遇如自己所遭遇的人们“做点事”,我们应该为这样有公共意识的公民而感到欣慰。这个世界,总是因为有这些力量的汇聚,而会变得比以前有一点点不一样。

小蒋随想:人在做,天在看。一些事例告诉人们,在冥冥之中,确有一种力量在护佑受害者,并且终将惩处犯罪者。罗彩霞被人冒名顶替上大学,但在复读一年后,还是考取了天津师范大学,虽然毕业后因身份证被盗用被取消教师资格证书,但这也成为丑恶被揭露与惩处的导火索。至于冒名顶替罗彩霞的王佳俊以及其父王峥嵘,笑得了一时,笑不了一世。事情败露后,王佳俊的学籍、党籍、户籍被注销、工作被开除。王峥嵘因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罗彩霞不是最近才成为记者,2010年9月她就进入成都电视台,2012年10月又成为中央台记者。与其说这是逆袭,倒不如说是一种自然而然。有人说了,如果没有媒体介入,罗彩霞事件未必能真相大白,并且不是所有被冒名顶替者都能有好的结果。但须承认,在人人都是麦克风,一条微博可能掀起一场风波的今天,丑陋的掩盖越来越难,正义的伸张越来越多,民主与法治的脚步无法阻挡。

 

分享到:
(责编:王倩、张玉珂)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