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纵横:建立包容对话空间

2013年05月06日04:2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当前,一些官员、专家的话语和大众的接受存在鸿沟。主要体现有四:一是形式主义。这些话语往往“打官腔,唱高调,搞形式”,具体表现为文山会海、八股文风、空喊口号、官话、套话、假话、空话、大话、废话等。二是晦涩难懂。由于行政管理专业性和技术性不断增强,很多政府文件运用了大量专业术语,导致普通公众难以理解,比如财政预算信息。三是面对公共危机事件,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的反应过于简单粗暴。四是一些官员不负责任,不断语出惊人,隐含着某些官员因权力骄纵而带来的话语权滥用。

  在一些官员话语面临挑战的同时,多重话语之间的互动也为行政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当务之急在于建立一个更加开放、包容和对话的公共话语空间,兼容并包、消弭矛盾;恪守公共利益至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抛开“官话”,学说“民话”,“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按新闻规律办事,增加事件处理的透明度和表态的时效性,以抢占舆论主导权。 

  (原文刊于2013年第12期《人民论坛》,有删节。原题为《新型舆论生态下的官话困境》。作者:朱春奎)

分享到:
(责编:刘军涛、王倩)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