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海外网:让“院士”回归简单

岳亮

2013年05月03日09:01    来源:海外网    手机看新闻

  美国时间4月30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施一公被美国国家科学院选为外籍院士,在之前的4月25日,他还入选了美国人文和科学院院士。

  此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中国科技界和公众的高度关注和热议,程度不亚于两年前他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中落选事件。

  一次落选,一次当选,为何都引得大家这般关注?不可否认,施一公自身的名人效应是因素之一,但更主要的因素恐怕还是一直以来中国公众对院士选举体制的关心。

  有不少网友将这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进行比较,还有人直接调侃:“说明中国院士的门槛比美国院士高,或者是施一公的成就太大了,在中国没法找到评委评他当院士。”虽说是句调侃,但也足以透露出人们对当前中国科学院院士遴选机制和评选标准的不满,以及期盼改革的迫切心情。

  一直以来,行政权力的介入和利益集团的着陆,使得中国院士称号不仅是对科学成就的肯定,同时还附带了太多不纯粹的东西。比如,院士能够左右研究方向、课题选择和资金投入,甚至是直接影响国家科技资源的分配和科技发展方向。如此的附加使得“两院”这样的机构远没有想象中那样自治,对于权力与利益并不具有天然的免疫力。

  与之不同的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就显得“轻松”许多。

  据了解,美国国家科学院对院士的要求是,“在其学术领域里终生做出卓越的、持续性的贡献”,每次至多增选72名院士和18名外籍院士。根据该院程序,没有对年龄的特殊规定,也就是说任何年龄段当选都在情理之中。此外,它不接受任何个人申请,每个当选者都是在增选投票结束后,通过电子邮件知道消息的。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只是一个荣誉称号,任何待遇、津贴都是“零”。

  比起中国,美国“院士”的概念似乎更接近人类设立“院士”这一称号的初衷。

  院士(Academician)一词源于Academy。 Academy是古希腊传说中一位拯救雅典免遭劫难而牺牲的英雄,希腊人为了纪念他,建立了一个以Academy命名的幽静园林。在建园后916年的时间内,受到Academy智慧勇敢感动的学者,纷纷在园内讲学,进行自发的学术活动,其后的许多学术团体都自称为“Academy”。1666年,法国成立了皇家科学院,到科学院工作的著名科学家首次被称为院士“Academy”。

  由此可以看出,学术和自由一直是“院士”追逐的最高目标。

  其实,院士本就该这样“纯粹”和“轻松”,它应仅限于学术界给予科学家的最高荣誉称号,不应有任何额外附加。科学家即使获得院士荣誉称号也仅意味着其既往的学术成绩和贡献得到认可,但这并不能与最高学术水平直接划等号。无论国家、科技界或是社会公众,都不该把“院士”这个称号神圣化,应还原它本来的面貌;而对于学者来说,不论“院士”荣誉的得与失,专注于自身的科学研究才是最重要的。

  (岳亮,人民日报记者、海外网特约评论员)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责编:齐贺、王倩)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