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南方日报:抗震救灾砥砺民族意志

段华明

2013年04月27日09:01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灾难的洗礼,砥砺着民族意志,也提升着抗灾能力。芦山地震,见证了中国人民团结起来迸发出战胜灾难的磅礴力量。

  ●芦山地震再一次警示我们,应该加速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改变灾后损失以国家财政为主导的救济方式。政府财政应是最低限度提供灾后救济,需要把救灾机制引向灾害保险体系建设。

  5年前四川汶川8级地震,3年前青海玉树7.1级地震,似乎还历历在目,“4·20”芦山7级地震在国人心中再添一道深创剧痛。不过今非昔比,芦山抗震救灾,党和政府牢牢把握了工作主动权,救援更加科学理性和以人为本。从怎样科学搜救挽回更多生命,到怎样统筹协调部署救援力量,从如何高效安置群众到恢复灾区生活,再到如何合理规划重建提高抗灾能力……一系列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具体问题在实践中得以解答。一次次灾难的洗礼,砥砺着民族意志,也提升着抗灾能力。芦山地震,见证了中国人民团结起来迸发出战胜灾难的磅礴力量,镌刻出中华民族坚韧、刚毅、坚强、果敢的巍峨丰碑。

  一、地震是群灾之首,临震预报尚难攻克

  人类的智慧是多么神奇:1994年,许多人通过天文望远镜目睹了“苏美克—列维”9号彗星与木星相撞的重大宇宙事件。科学家们准确地预算了距地球8亿公里的彗星撞向木星的时间和位置:于格林尼治时间7月16日20时15分以每小时21万公里的速度落入木星大气层。

  然而人类的智慧又何其有限:对脚下地球的地壳运动引起地震灾害的认识捉襟见肘。

  地震是群灾之首,突发性强,灾损最大。凭借现有的知识,人类可以分析出哪里是地震多发区,也可以事后解释地震的成因机理,但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尤其是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至今,人们对地震发生发展的原因和过程仍然不甚明了。地震没有一次是完全重复的,有些地震甚至毫无征兆,预测地震找不到可靠的科学基础。所谓关于地震成因的板块构造说、挤压断裂说、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等,这次地震用这个学说可以解释,那次地震用那个学说能够说明。但只要有例外,就表明地震规律的关键逻辑人们仍然没有掌握。

  临震预报是人类尚难攻克的难题。先前,人们基本认同的地震预测——大地震发生后很长时间,同一地点不可能再有较大地震发生——因为地壳运动积累的能量已经被大地震释放了,再次积累能量起码需要200年之久。据此,有专家说汶川地震之后,未来200年内该地区不会再发生大地震。这个观点如今又被芦山地震赫然颠覆了。

  二、牢牢把握抗震救灾工作主动权

  芦山抗震救灾工作的鲜明特点是牢牢把握了主动权。这得益于汶川、玉树几次抗大震的历练,吃一堑长一智。党和政府第一时间作出快速反应,对重大灾害作出有效处置。统一高效的芦山抗震救灾指挥机制,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科学调度和协调地方、军队、武警、部门等各方救援力量,形成相互协同、密切合作的机制,确保救灾既及时迅速又科学有序,灾区抢险救援、伤员救治、卫生防疫、群众生活安置、基础设施抢修、资金物资保障等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从响应速度、救灾行动和资源动员能力来看,汲取了汶川大地震时的很多教训,长足的进步体现在牢牢把握抗震救灾工作主动权。

  三、救援更加科学理性,新媒体成为生力军

  抗震救灾关键在于科学理性,不能凭感觉行事。救援人员并不是越多越好,救灾物资切实用于受灾群众才能发挥效用。芦山地震灾区处于河谷地带,空间十分有限,道路狭窄,交通不便,余震不断。国务院关于有序做好支援四川芦山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的通知很有针对性:各地区部门单位和社会团体,未经批准,近期原则上暂不自行安排工作组和工作人员前往灾区;非紧急救援人员、志愿者、游客等各界群众在现阶段尽量不要自行前往灾区。如果大量人员前往灾区,将给救灾和安置工作带来新的困难。网友纷纷转发告诫:“帮助灾区,不一定都要赶赴现场”;“不传谣、不占路、不添堵,都是在奉献力量。”

  这次芦山地震,新媒体凸显成为抗震救灾的生力军。自媒体所展现的一幕幕感人场景见证着大爱,网络里传递的脉脉温情和彰显的理性声音,释放着一股强大的正能量。地震灾区失去联系的人让身在外地的亲友心急如焚,互联网网站、手机微博等新媒体力量为此编织起一道立体的寻人网络。震后初期电话不通,人们通过飞信、微信、QQ、微博等方式迅速传递信息。成都血液中心急需血,发了微博,响应者众,不到5小时血库就满了。政府、社会以及民众,通过网络的力量让公益活动高速运转起来。

  四、巨灾保险和灾害损失评估亟待加强

  芦山地震再一次警示我们,应该加速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虽然各家保险公司在震后积极履行保险赔偿和给付责任,但是商业保险在地震损失补偿方面的贡献依然甚微,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风险的集中性和损失的巨大性,可以由多家保险公司组成巨灾共保联合体,共同开发巨灾保险险种,共同承保。面对巨大的损失,仅仅依靠有限的政府财政,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必须明确巨灾保险的地位,充分发挥政府在巨灾保险体系中的支持和引导作用。

  目前,灾害损失评估相对滞后是一大痼疾。现有灾害损失信息往往存在失真、重复计算或信息冲突,准确性、时效性较差,特别是缺乏评价指标和综合评估体系,难以及时准确地反映灾情并分析应急措施的成效与不足。西方国家有完善的灾害保险制度,灾情调查与保险赔付相结合,保险机构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灾情调查方式精细,结果相对真实可靠。在我国,灾害损失调查由各级民政承担,为了获得上级财政和社会各界更多救灾款物和重建资金,提供的灾情报告往往多报虚报,夸大灾情和损失,这会造成救灾成本高、资源浪费。应该改变灾后损失以国家财政为主导的救济方式,政府财政应是最低限度提供灾后救济,需要把救灾机制引向灾害保险体系建设。

  作者系广东省和广州市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

  段华明

分享到:
(责编:齐贺、王倩)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