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4·20”芦山地震遇难者的“头七”,四川省人民政府决定,4月27日为全省哀悼日。当天,全省停止公共娱乐活动,8时2分起,全省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船舶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国旗半悬,肃立默哀,警笛长鸣,这样的场景,在5年前的汶川地震后我们曾经经历,并在此后逐渐形成惯例。当整个民族经受巨大灾难和悲痛之后,我们需要这样一种集体表达,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对逝者的怀念。这是政府行动,也是公共仪式,象征着生命至高无上,民众是这个国家的主人。
灾难最残酷之处,首先是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导致亲人同胞的骤然离去。冰冷的死亡数字背后,是前一刻仍然鲜活的生命,这是灾难最让人痛彻心扉之处。但逝者长已矣,生活还得继续。对逝者的礼遇和祭奠,是为了激励和抚慰生者。只有安排照料好受灾民众的生活,才能真正实现“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头七,不仅是国人纪念逝者的节点,也标志着灾后救援到安置重建的转折。虽然我们仍在期盼奇迹出现,没有放弃对失踪和被困人员的搜救,但总体上说,震后的人员救援已经告一段落,抗震救灾也面临“转段”。救灾物资发放,灾后恢复重建和心理抚慰,是接下来最核心的任务。
据笔者在震灾的观察,此次地震不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还造成更大范围的财产损失。尤其在一些地方,人员伤亡并不算严重,但村民房屋绝大部分受损,成了危房。在有“雨城”之称的雅安,住在露天窝棚里的民众,现在最怕的就是下雨;此外,一些灾区农民家里土地不多,平常吃的都靠买,地震后吃饭更成了大问题;还有饮水问题,一些山区民众直接喝浑浊的山泉水,出现了集体腹泻等症状。受灾民众的窘迫和担忧,说明地震灾区持续需要政府和各界的强有力支援,也说明灾区民众为何对救灾物资翘首以盼。
随着灾区救援告一段落,逐步冷却的还有各界关注聚焦灾区的热度。随着救援人员和记者的陆续撤离,在聚光灯下工作的地方政府和公共部门,又回到了常态,而因灾难形成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动人景象,也将逐步回归日常。一些地方的一些做法,将不得不面临公众习惯性的不信任和质疑。比如对救灾物资发放的不满,比如对公益捐助透明度的追问。灾后安置重建和救灾物资的分配,关系震区民生和社会稳定,也考验着政府执政的公平和效率。
这就要求主导救灾的地方政府,还要像当初救人一样,高度重视和负责任地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和救灾物资发放。并且,灾区心理和物理的重建,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更多的投入,做更多耐心细致的工作。这个任务,可能比地震之后全力以赴救人要更艰巨。
今天,我们和四川人民一起,用最庄重的仪式表达对逝者的哀思,给每个逝去的生命以平等的最高礼遇。让逝者有不朽的名,让生者有更多的爱。我们把罹难者的名字写入历史,怀着对同胞和亲人的爱,去建设他们曾经期待的美丽中国。
(丁永勋,海外网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