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评:芦山震后,精神重建更需持久

李力言

2013年04月26日00:10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四川芦山地震突如其来,地动山摇,飞沙走石,灾难既带来了人身伤害,更有精神上的摧残。一个5岁小女孩被废墟掩埋受到惊吓,醒来后把妈妈叫作大姨。一个4岁半的孩子,一听到救护车声,就会死死地抓住大人的衣服颤抖。类似这样的震区报道不时传来,一再提示我们,心理救援不可忽视。

研究表明,一次重大的灾害后,人会出现心理学的应激反应,比如不断重复灾难场面,非常无助、记忆力变差、精神恍惚等,甚至包括一些躯体反应,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这些都是大灾导致的反应。地震初期,儿童、伤员、救援者等重点人群都是心理救助的重点,而如何摆脱惊悸、沮丧、悲观等情绪的困扰,帮助灾区群众重新树立信心,激发正能量,去除负情绪,是需要破解的重大课题。

相比五年前的汶川地震,芦山地震的救援工作,对心理援助的认识更加自觉,行动也更有科学理性。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就强调,为灾区群众提供灾后心理援助服务,做好心理安抚工作,确保灾区人心安定、社会稳定。李克强总理在看望慰问地震灾区群众时,也特别叮嘱“注意进行心理疏导”。震后一小时,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就启动了应急预案;地震当日,一支来自成都的心理救援小组就已经赶到芦山县开展灾后心理评估等工作。

目前,赶赴灾区的心理工作者们,通过针对公众、家长、儿童、救援官兵的分类心理手册和辅导课程等,运用科学知识驱散地震造成的心理阴霾。从个体到群体,从特殊到一般,救援力量临危不乱、科学施治,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进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抗震救灾的阶段性任务也在转换。在精神层面,从心理救援到精神重建是一个必然阶段。汶川地震后,关于自杀的新闻不时出现;报告显示,美国“9·11”、洪水、飓风等灾难发生三年或五年后,仍然会出现心理问题。这说明,灾难带来的心理影响更为持久,心灵拯救的道路更为曲折漫长,这将带来新的问题与挑战。

“哄地来了,倏地走了”,曾有人这样描述当年汶川震区心理援助者的状态。防止心理援助的“一阵风”问题,关键是建立长效机制和救助计划,把精神重建纳入灾后重建的大盘子,让科学力量能够有序、持续地介入。抚平心灵创伤远非一日之功,更不只是受伤者个人的事情,这就需要建立心理服务体系、培养专业队伍,使心理疗救的长期效应不断显现,为灾区人民重建美好家园夯实精神地基。

分享到:
(责编:潘旭海(实习)、王倩)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