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法制日报:地震灾区急缺什么都是“命令”

张海英

2013年04月24日09:20    来源:法制日报声音    手机看新闻

芦山灾区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物资短缺。据悉,龙门乡在地震中水厂严重受损,供水主管网受损130公里,支管受损70公里,城区3万人饮水困难,农村8万人饮水困难。在芦山县太平镇,村民们在镇口道路两边挂起牌子,上写“缺水缺食品”、“缺帐篷”。另外药品缺乏也十分严重(4月23日《京华时报》)。

4月20日8时到23日8时,目前已经过了“黄金救援72小时”。但是,救人并没有止于“72小时”,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生命搜救仍是首要任务。不过,在把搜救生命作为第一任务的同时,不能忽视灾区的物资短缺。如果食品、药品等物资不能及时供应到位,不排除某些地震“孤岛”出现新的“灾情”。

据报道,灾区天全县10余万灾区群众缺少物资,急需帐篷12110顶,发电机200台,手电筒2800只,棉被17100床等生活必需品。有村民拦住救灾车质问:为何不给我们物资?再如,宝兴县城由于缺少帐篷,数千灾区群众露天住宿;龙门乡十八溪五六百村民已接近断粮。这些急需的物资关乎到灾区群众的生命和健康。

没有经历过大地震、大饥荒的人,或许无法想象物资极度短缺的情形。轻则,物资短缺会影响到灾区群众的身心健康。在死、伤、余震等气息笼罩灾区的情况下,灾区群众身心已经很脆弱,如果物资短缺,很有可能伤害更大。重则,缺少药品等救急物资,很有可能威胁到生命或者容易引发争夺物资等社会问题。

尽管有关方面通过空投、陆运等多种方式不断向灾区紧急“输血”,但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依然很大。笔者以为,多家媒体披露的“缺食缺水缺药”等告急信息,就是一道道“命令”,既“命令”我们向灾区及时提供所需物资,又“命令”我们反思地震预防体系和应急救援还有哪些疏漏。要减少损失必须服从“命令”。

首先要看到灾区物资急缺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是,由于地震破坏了“生命通道”或者由于灾区情况复杂,急需物资在第一时间难以抵达灾区,就造成了缺这缺那。人为主观因素也有多个,比如由于私家车拥挤在“生命通道”上,堵住了急需物资的运输;救灾还有一些盲点,例如某些被忽视的地方等等。

其次要反思地震日常预防体系是否完善。比如,地震频发地区应该在平时储藏足够的救灾物资以备应急救灾。发生过汶川大地震的四川,是否在汶川地震后在各县乡储备了足够物资?这值得一问。如果每个县乡早有充分准备,显然,现在不会出现急缺多种物资的情况。从这个角度而言,应反思我们的地震预防体系。

再者要反思灾情如何才能变成“命令”。“灾情就是命令”,这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尽管“灾情”包括很多内容,生命等待抢救是最大的灾情,但物资急缺也是灾情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命令”是否传达到物资准备、调配、运输、分发等各个环节,每个环节是否按“命令”履行各自职责,值得我们全面反思。

现在并不是物资匮乏的时代。芦山灾区急缺各种物资,只能说明物资供应环节与灾区所需没有完全对接好,那么就会出现灾区外物资充沛,灾区内物资匮乏的情况。显然,目前既需要灾区群众耐心等待所需物资,甚至需要灾区千方百计自筹部分应急物资展开自救,更需要物资供应系统按照灾区“命令”紧急行动。

一顶帐篷、一盒食品、一粒药、一滴水……可能对于地震灾区之外的人来说并不算什么,但对于灾区群众而言,意味着健康、生命和希望。因此,芦山灾区缺什么物资都是“命令”,尽管这不是军事命令、行政命令,但由于关乎生命,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以生命的名义下达的“命令”。

分享到:
(责编:齐贺、王倩)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