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抢镜”男孩报平安见证灾区人民的淡定与大气 

刘效仁

2013年04月23日15:40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4月22日,雅安7级大地震后第三天,央视记者的视线,已开始转向雅安当地的菜市场。一千多家摊位,三分之二开始营业,肉蛋菜的价格与地震前变化并不大,每斤猪肉还降了二元。正在采访中,一个四五岁的男孩站在了镜头前,要求摄像拍下他的画面。女主持人问为什么,男孩说,我外婆很担心,她天天都给家里打电话。外婆在哪儿?在上海。当有人提议给外婆唱首歌,男孩犹豫了一下,唱什么歌呢?遂后说,中国的歌。然后童声响起: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4月23日 央视新闻)

一个“抢镜”的男孩,没有拘泥,没有局促,也没有恐慌,如此气定神闲,令人怦然心动。男孩郑振涛的爸妈都是安徽人,几年前来雅安开了个卖羊毛衫的小店。儿子一直由外婆带大,两个月前刚接来就遇上地震。你们为什么没有离开?妈妈说,没那么害怕。生意肯定还要做的,所以不会离开雅安。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又笑着说,四川人民很好。用解说人的话说,让人看到了四川人一惯的坚强和乐观。虽然振涛的爸妈来川才几年功夫,或许正就融入了这个大家庭。

妈妈的乐观,儿子的淡定,无疑正是灾区百姓从容心境的最好见证。猝不及防的大地震,可摧残甚至毁灭生命,但也可磨练意志,让人心愈加强大,让人性愈加从容。特别经历了汶州大地震后的四川人民,不仅有了从容应对的经验,更有了战则必胜的乐观与淡定。社会的良性机制被唤醒,人性深处的美好被复苏, “同粥共济”、“最美老师”、“让女同学先走”--许多感人肺腑的经典段子在流传,见证生命的坚强,人生的美好,社会的和谐,人性的良善--

猝然临之而不惊,且把生的希望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母亲舍生护子,老师撤退在后,这是怎样的爱,又是如何的义勇?一段长为1分07秒的“雅安地震名山中学监控实录”显示,高三(3)班英语女教师38岁的高玉华,在教室忽然晃动之时镇定地站在原地,不时挥手示意学生“快点跑,不要拥挤”。等56名学生撤退后,仍站到班级门口后没有离开,让其他班级的同学先撤退。教室开始摇晃,越来越厉害。芦山中学高三(5)班讲台上的英语老师易志强大声喊让学生别慌要有序撤离跑出去。男同学一起搬走挡住门口的桌椅,并主动在门口维持秩序,“让女生先走!”女生全部跑出教室后,男生才往外跑,最后一个是易老师。

宝兴县12岁女孩被埋后从废墟中独自爬出;102岁高龄老人地震时被砸扒砖自救求生······受伤的女孩面对镜头留下的是灿烂的笑容。余震不断,荥经县城一对新人如期举行了婚礼。许多人在震塌的房前摄影留念,脸上没有悲戚更多的是坚毅。条件简陋的临时居所里,生活依然在继续,歌儿依然悠扬。仅仅几岁的孩子心有千千结,大胆抢镜向外婆报个平安。《歌唱祖国》更是唱出了灾区百姓的最强音。

地震像一块试金石,更像一个冶炼炉。灾区民众的情怀、肝胆与精气神,在地震中愈发纯净和珍贵。

分享到:
(责编:齐贺、张玉珂)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