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华西都市报:不等不靠,抗灾自救

评论员

2013年04月23日11:15    来源:华西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这是曾经感动中国的抗震标语。

它曾火爆于公共媒体,还掀起过一场大讨论。掷地有声,朗朗上口,质朴而押韵的口号,便于快速传播。但标语力透纸背,直抵人心的感召力量,却非源于语词本身,而是靠“不等不靠,抗灾自救”的互助自救精神,打动了你我。

芦山地震,自力更生、不等不靠、互助自救奋勇抗灾的熟悉身影,再次闪现:芦山县双石镇办“红白喜事”的,先停下既定婚丧仪式,第一时间抢险救人,营救街邻乡亲;赈灾物资抵达前,第一时间就地取材,有搭建竹子帐篷,避震自救的;有搬砖垒灶,生火做饭的。车棚改造的临时产房里,顺利诞下“地震宝宝”。而一直组织民众自救抗灾的基层干部则说,“和群众在一起,他们会踏实些。”

历经劫波和大灾洗礼,川人不惧、四川屹立的原因有很多。有赖天佑,更在人为:搭上门板就是床,垒个土灶就是家。虽遭大难却依旧达观乐活的四川人民,在短暂的紧张混乱后,迅速爆发出了坚韧、勇毅的抗灾自救力量。

地震那一瞬你未被击垮,就永远不会被击垮!因为“大家有困难肯定要一起面对”。无对仗不押韵,这话或许没开头两句那么醒目易诵,但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大实话,感人肺腑,也标注出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抗灾真义。

天有不测,更需未雨绸缪。抗灾应急能力和外界援助力度,关乎救灾和重建成败,但非灾害时的抗灾自救意识和自助互救训练,却应是我们的基本素养。自救互助,遇灾才能更好保全自己和身边人;自力更生,灾后才能更快更好开始新生活。比如芦山地震中那些亮眼表现,就堪为镜鉴。

分享到:
(责编:王倩、张玉珂)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