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法制日报:信息公开助推救灾中国速度

邓子庆

2013年04月22日10:10    来源:法制日报声音    手机看新闻

核心提示: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截至4月21日17时,芦山地震造成184人死亡、24人失踪、11826人受伤。雅安遭此劫难,同胞之痛尤深。眼下,抗震救灾成了亿万同胞关注雅安的头等大事

不言而喻,抗震救灾得从信息的公开透明开始。道理再简单不过,灾区究竟发生了些什么,首先得让人知道,让公众心里有底,接下来的行动才能有的放矢、有条不紊。可以说,一切外界的关注、重视、援助的基本前提就是保证外界的知情权,即抗震救灾行动的第一步就是让灾情在第一时间被外界所知晓,以使人们最快地、正确地看到灾难的严重性,这也是政府主动接受民众监督的必要之举。

进而言之,灾区灾情越公开透明,越有利于消除灾后的恐慌情绪,越有利于减少社会对灾情的质疑,也越有利于外界与灾区顺利沟通、共度难关——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最大的救援力量。从更高层面上讲,灾情的公开透明,更是一次很好的公民教育,它以现实客观的场面给人以震撼,从而唤醒并提高公民防灾减灾的危机意识,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灾难防御水平。

此次雅安地震很好地借鉴了汶川、玉树地震的经验,地震信息的公布,时间之快、信息之全、效果之好,着实令人欣慰。地震刚刚发生几分钟后,消息传遍了大江南北,中华大地为之一颤。党和政府就在第一时间作出及时而透明的反应,习近平总书记立即对抗震救灾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副总理汪洋在地震发生5个小时后,即登上飞机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不仅带去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关怀,更为雅安人民、四川人民送去了抗灾自救、恢复生产的信心。

与此同时,电视、广播、互联网和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此次参与救援的重要渠道。中央电视台在综合频道、新闻频道等多个频道开辟“关注雅安7.0级地震”栏目,实时滚动播出最新消息;四川卫视播出“直播雅安地震特别报道”,密切关注灾情救援进展情况。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等知名网站,也纷纷在第一时间开设“专题”报道救援工作,传递正面信息,让全国人民与雅安人民心手相连。当然,我们还期待政府在信息公开透明上所做的工作再接再厉,让全国各路媒体能够对灾区进行全方位跟踪报道,让一切灾情信息都能及时准确地抵达每一个角落,使人民在第一时间了解到灾区的一切。

应该说,几次地震以来,正是因为公开透明,用速度堵住了谣言的传播,才让真相跑在了谣言前面,使社会避免出现大范围的人心恐慌;正是因为公开透明,及时把救援进展情况告诉外界,才促进了抗震救灾工作效率的提高;正是因为公开透明,用坦诚与开放扭转了西方一些人的偏见,赢得了世界的好感与尊重。《亚洲周刊》曾在报道中称,(汶川地震)信息公开化程度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首次”,同时也是“改革开放30年来经过不断认真努力的结果的体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一言概之,只有灾情的公开透明,公众的关爱意识才能不断被激发,投入救灾的资源才能不断被整合,政府也才能把握住舆论主动权,中国速度才能在抗震救灾中发挥更大效能,进而营造全社会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良好氛围。

分享到:
(责编:王倩、张玉珂)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