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12日起,广州市辖10区暂停经济适用住房申请,新增符合条件的人群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据了解,目前广州已有1.5万户家庭获得了经适房准购证明,正在轮候。
本为城市“夹心层”解决住房问题的经适房自诞生之日起,就引起诸多议论,其中不乏业内人士。如任志强就一直反对,他认为经适房失去了保障的本质,只会产生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其后的实践似乎也支持任志强这一判断,尤其是分配公平上,“开宝马购买经适房”、“官员拥有多套经适房”等消息频出,使得人们对分配的公平性充满质疑。当然,经适房建设、分配过程存在的问题还远不止这些。
经适房可以停止申请,政府的住房保障责任不能免。正如中国城市建设控股集团总裁于炼指出的: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最好停建或不建,而把这部分财政资金倾斜到老百姓的房租上,我们要多建廉租房,特别对困难阶层,甚至可以提供零租房。但就目前推行情况来看,政府廉租房普遍存在着“双高现象”:门槛较高、租金较高。不少地方将有稳定职业、连续缴纳社会保险等作为租房条件,而将像农民工、大学毕业生等庞大的群体挡在了门外;一些所谓的廉租房,其实并不太“廉”,其租金普遍是市场租金的80%左右,比香港廉租房收取40%的标准高了不少。
停止申请经适房,政府将有更多的资源投到廉租房建设上。一是要在数量上保证,廉租房能最大程度保障需求群体,尤其是中低收入的“夹心阶层”,像毕业不久的大学毕业生;二是完善廉租政策,确保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透明度,保证物尽其用,“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防止滋生新的不公。(连海平)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