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林连昆去世后,其老友、著名编剧梁秉堃撰写了这样一副挽联:“半世纪台前高声演戏,六十载幕后低调做人”。一个告别舞台已经9年的老演员,人生谢幕后,还有那么多戏迷喜欢惦记,这与其“高声演戏、低调做人”的人生信条不无关系。“高声演戏、低调做人”的信条,其实也可以让党员干部借鉴。前不久,笔者与一位工作卓有成绩的大学生村官接触,问其成功心得,他的回答也是八个字———“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与秉承这样品格的人交往,往往会被他们的谦逊与低调所吸引。“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笔者以为,低调中有人们所需要的超脱与豁达、内敛与含蓄、隐忍与宽容、成熟与理性。有品位的人、有内涵的人不一定都低调,但低调的人一定会更有品位,更富内涵,也更显成熟。
与秉承这样品格的人交往,又往往会被他们干事的热情所感染。他们干起工作来,仿佛换了一个人,看准了的就干,认定了的就办,干劲十足,热情似火,不怕非议,不怕风险,不患得失。这样的状态,大概就是“高声演戏”、“高调做事”吧。
“高调”与“低调”,融于一身,并不矛盾。攀登高峰的人必然俯下身子,而走下坡路的人总是挺着肚子。古今中外,许多人因低调而成功,因成功而更低调。他们从不轻言能做什么,只是以行动告诉别人做了什么。当年,爱因斯坦由于创立了相对论而声名大振。有一天,他9岁的小儿子问他:“爸爸,你怎么变得那么出名?你到底做了什么呀?”爱因斯坦说:“当一只瞎眼甲虫在一根弯曲的树枝上爬行的时候,它看不见树枝是弯曲的,我碰巧看出了那甲虫所没有看到的事情。”太阳不语,自是一种光辉;高山不语,自是一种巍峨。
爱因斯坦这么谦虚、低调,非但丝毫无损于他作为大科学家的光辉,反而显得更加光彩夺目。时间和成绩会证明一切。你刻意显示自己,反而会失去原有的光芒。
在“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行列里,令笔者仰慕的人很多,其中首推袁隆平。袁隆平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面对接踵而至的荣誉,袁隆平没有陶醉,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坚持低调做人。为了实现“把超级杂交稻研究成功”,“让杂交水稻进一步走向世界”这样两个心愿,他从成绩与荣誉的“包袱”中解脱出来,目不淫于炫耀之色,耳不乱于阿谀之辞。对于众多的头衔和兼职,能辞去的坚决辞去,能不参加的会议就不参加,魂萦梦绕的唯有杂交水稻。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背后是高远的境界、博大的情怀。“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者,不为名利所累,不为浮躁所动,不为金钱所惑,在他们的人生天平上,个人得失的一端,总是低于事业一端。他们胸怀高远,不会轻易满足。在袁隆平的书房里,挂着他自己写的一首七绝:“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尽头。”朴实无华的金石之言,不仅表明了他永不满足、不断进取的意志和决心,同时也是对他“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生动诠释。“手把青秧插野田,低头方见水中天。”这首流传千古的插秧诗,充满了辩证法思想。做人,既要“手把青秧”不停做事,又要虚怀若谷、谦逊低调,唯有如此,才能“低头方见水中天”,见识人生大境界,干成一番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