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南方日报:“梦棺得官”与“拜棺得官”

潮 白

2013年04月03日10:04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潮 白

  清明节要到了。在我们的二十四节气之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唯有清明。清明节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大自然到此时令也很知趣地“雨纷纷”,为祭拜先人、先烈增添“欲断魂”的氛围。但这两天有人发帖说,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大峡谷景区内的悬棺谷那里,几名游客在一座悬棺前烧纸跪拜,且有图为证。悬棺葬,是传统葬式的一种,分布区域通过人类学田野调查,早已大致明确。笔者的一个大师姐是这方面的研究专家,其著作《中国悬棺葬》因为被一所名牌大学博导“整段整段地抄”,还打过一场全国瞩目的“刚立案上面就有人打招呼”的“痛苦官司”。以愚之所闻,似乎没有任何一座“棺主”的身份得到了确认。那么,这几人在攀哪门子干亲呢?其中一人如此吐露实情,他们其实是想在仕途上“再上一步”,因为这些悬棺“升”在半空,是“升官”谐音,希望通过拜谒能使自己官运亨通。

  哦,原来如此。有这种想法应该说诚不足怪,以“棺”谐“官”,至少远在魏晋之际就已是士林和民间的共识,所谓“梦棺得官”。《晋书·殷浩传》载,有人问殷浩:“将莅官而梦棺,将得财而梦粪,何也?”莅官而梦棺,正是说马上要“上岗”的时候梦到了棺材。素来以“死在柳州”著称的广西柳州,前几年就继承了这种传统文化,本来用于装殓死人的棺材被他们巧妙地做起活人文章:专门生产可以放在手里把玩的小棺材。记得报道说,那东西居然精致得“让人爱不释手”呢!现在不知市场依然兴旺与否,由此带来的GDP可观与否?棺材,在那里是谐音升官发财,相形之下,那几个乞求“拜棺得官”的人倒是没那么“贪心”,百分之五十的胜算即足矣了。

  谐音,辞书释义为字词的声韵相同或相近,运用得好,汉字的魅力尽显。“贾岛醉来非假倒,刘伶饮尽不留零”;“佛印水边寻蚌(棒)吃,东坡河上带家(枷)来”,自然是一种文字游戏,但其中蕴藏的智慧亦令人莞尔。不过,它也可能被用歪。比如宋朝有个樊若冰,赵匡胤听着像“弱兵”,戳到了自己的痛处,龙颜不悦,老樊就赶快改名“知古”。清朝同治时的原定状元王国均更惨,“亡国君”,那还得了,结果不但状元没份,还从一甲被贬至三甲。今天也是这样,什么驴友、童鞋、神马、杯具,都是谐音催生出来的,作为网络世界的语言尚可,而电视广告中曾经铺天盖地的“衣衣不舍”、“向网未来”,“随心所浴”、“咳不容缓”,就是有意在糟蹋成语了。

  实际上,“梦棺得官”在前人眼里,也不见得就纯粹是美事一桩。我要是把殷浩当年的回答抄上,能令那几个冀望“拜棺得官”的可怜虫气炸了肺。他这么说的:“官本臭腐,故将得官而梦尸,钱本粪土,故将得钱而梦秽。”可惜,我们不大清楚他这句话是在什么背景之下讲的,因为虽然殷浩是东晋大臣,却有过“被黜放”的经历。彼时,这老兄虽“口无怨言,夷神委命,谈咏不辍”,貌似潇洒得很,但是“终日书空”,在空气里用指头划拉个不停。写得多了,大家难免要弄个究竟,原来他不断在写的是“咄咄怪事”四个字。然从“时人以为名言”来推断,他这句话应该还是“识度清远”的一个体现吧。

  在壁立千仞的悬崖上如何放置悬棺,今人有诸多猜想,并无定论。就结果看,“棺”的确是“升”上去的,但“升”上之后“悬”呀,那几个“拜棺得官”以及受此启发准备跃跃欲试的人想到没有?这可根本不用谐音,字面上就明摆着,等于直接点明这样的“官”很危险。俗语有“病急乱投医”,这算是什么乱投什么呢?

分享到:
(责编:齐贺、王倩)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