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杂谈
“我怀疑自己生病了!”朋友自言自语道。据朋友自述,他的“病情”主要体现在:手机响了,心情便开始莫名烦躁起来,对其厌恶至极却又欲罢不能。
手机,这个曾是被人当做奢侈品、身份标签的黑色砖头,如今早已成为比手表更为普通的东西。在我们的生活中,手机无处不在,做饭时拿到厨房、方便时带到厕所、散步时握在手中,就连泡澡也要用塑料袋包了放在浴池边上……
手机必不可少,但有手机的日子,才发现那真是作茧自缚。你再没有不想接听电话的逃避理由,工作时间在8小时外被无限延长,你时刻处在人际联系的在线状态,害怕错过电话和信息,更怕电话突然想起。以为是铃声让自己烦躁,于是将手机调成振动,时间长了连振动都会引起不安情绪,手里拿的不像是个手机,更像个定时炸弹,就像电影《手机》里的台词,“它不是手机,是手雷!”……它真的越来越像一种病,在都市里蔓延开来。这种病和手机有关。
你是否总是把手机放在身上,如果没带就会感到心烦意乱?当一段时间手机铃声不响,你会不会感到不适应,并下意识地看一下手机是否有未接电话?你会不会总有“手机铃声响了”的幻觉?你是否经常下意识地找手机,不时拿出手机看看?你是否晚上睡觉也开着手机?当手机经常连不上线、收不到讯号时,你会不会产生焦虑和无力感,而且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
如果以上问题有一半以上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很可能已经患有“手机综合征”。心理学专家认为,对手机的重视和依赖反映了现代都市人对信息的渴求,但他们应该学会适当缓解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别让自己变成手机的奴隶,还给自己应属于自己的独立时间和空间,舒缓心情,从睡前关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