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检察日报:让法治终结各种“无常”

仝玉娟

2013年03月27日10:02    来源:检察日报    手机看新闻

  春日里突袭长沙的一场暴雨,再次让人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落井女孩杨丽君已失踪几天,虽全城搜索仍下落不明,无论结果如何,这一事件都值得反思。

  杨丽君系因跌入无盖的下水道而遭此不测,舆论普遍对当地市政管理工作提出质疑,“为什么这里没有井盖?”“被暴雨冲走”的回应显然不能服众——暴雨前气象部门已连续发布预警信号,为什么不对排水设施进行检修?不少城市都给窨井盖配置了性价比极高的防坠网,长沙为何没有?

  一次看似偶然的意外其实也隐藏着某种必然。报道称,事发后,长沙将对全市所有井盖进行严格排查,发现松动、破损的井盖立刻更换;如果市民发现破损、松动井盖,也可以拨打城管电话进行报修。虽说“亡羊补牢犹未晚也”,但以生命为代价唤起的重视实在太过昂贵。

  应该反思的,还有此类事件中的追责问题。据了解,在美国,任何一位公民在马路上发现井盖丢失,都可以到法院起诉负责城市管理的公共事务局行政渎职。在这种全民监督之下,美国市政部门对井盖管理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而公共安全问题没有国别之分,杨丽君的悲剧可能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重演,所以监督政府人人有责。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追责。

  追责问题不厘清,则可能派生出各类无奈自保之举,例如武汉某高校推行的“恋爱登记制”。据报道,该院校为了防止失恋学生做出极端的举动并因此承担责任,才不得已想出这一对策。虽然有侵犯个人隐私之嫌,但此举也透露了众多高校共同的困惑与无奈——在法律与学校的刚性管理之间如何寻找平衡点?学校的合法权益如何得到应有的保障?如一位校长所言,“我们的司法机关不能总是以牺牲学校规章制度来换取一时的安宁。如果时时、事事抱着维稳的态度,其后果很容易误导社会,而这种误导很可能加大社会运行的成本。”

  依照法治精神办事在某些时候可能会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但长远、动态来看,却是一种最为公平、客观、独立的纠纷解决方式,它可以保证每个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包括犯罪嫌疑人。

  近日,湖南双峰县出现大量“打击利用PS技术合成淫秽图片敲诈犯罪”的标语横幅,落款都是双峰县各级政府。当地官员将此视为“一场硬仗”,要求对此类犯罪行为“依法从重从严打击”,“依法快捕、快诉、快判”。此事在网上引发大量围观和激烈争议不足为奇。一方面,此类犯罪行为针对的多是政府官员和企业高管等老百姓眼中的“权势阶层”,“如果洁身自好,PS技术也枉然”;另一方面,这种声势浩大的运动式突击执法与法治精神不符。如专家所言,运动式执法意味着不执法是常态,而执法则成了非常态,这明显不符合法治所要求的法律的稳定性与连续性。此外,运动式执法“从快、从严、从重”等要求,往往会侵犯到犯罪嫌疑人的权利,甚至会以牺牲执法、司法过程中的程序正义为代价。因此,在倡导依法治国的今天,切不可再沿用“运动式思维”。

  (作者单位:正义网络传媒研究院)

分享到:
(责编:齐贺、王倩)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