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回,见的哥一路都在安静地听着收音机里的相声。等到相声节目告一段落,我问他:“你喜欢相声?”这一问,打开了他的话匣子,什么相声的四大功课说学逗唱,四大流派怪坏帅卖,天津的北京的,谁最善于捧哏,谁单口相声说得最好,谁是谁的祖师爷,谁是谁的关门弟子,各有哪些代表作,又有哪些瑕疵,相声将来的命运……头头是道,天花乱坠!激动时,他还示范性地模仿了几位相声界老前辈的声音,惟妙惟肖。
另有一回,遇到类似的的哥,不过他的专业领域并非相声,而是电影。百年电影历史,东西中外,名片佳作,男女演员,他如数家珍。原来,这位老兄父母都是电影制片厂的职工,他是在电影厅里泡大的。
还有一回,遇到一位喜爱书法的的哥。甲骨篆籀,真楷隶草,也是“瓷器店老板家的孩子”——瓷(词)儿一套一套的。说句不客气的,电视书画频道那些讲书法的专家,也许字写得比他好,讲课一定没他好。至少,他口齿清楚,普通话标准。他自报家门说,他祖父是有名的书法家,他父亲虽然不是书法家,但平时也喜欢写大字。
多年前,我曾遇到一个不像开出租车的出租司机,衣服整洁,举止优雅,言谈斯文,神态轻松。这位的哥,从方向盘的握法,到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从身体坐姿到老庄的无为而治明哲保身,从作息时间表到黄帝《内经》到张仲景《伤寒论》到李时珍《本草纲目》,娓娓道来。显然,这是一位隐居在出租车行业的高人,司机中的学问家!
京城之大,出租车司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有特点、性情各异、令人难忘的出租车司机一定还有很多,我自己遇到过的也不限于上述几位。
有时候想起这些萍水相逢、不知姓名的的哥来,心里会觉得有趣,甚至会发痴地遐想:当我风烛残年时回首人生,或许会发现,这些司机给过我们的快乐、舒心片刻,其实是人生一世难得的温馨时光。
丁启阵(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
(来源: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