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奥巴马抵达以色列,开始为期4天的中东三国之行。
中东问题是由跌宕起伏的历史经纬和错综复杂的现实利益交织在一起构成的。明知中东问题就像烫手的山芋,奥巴马此次依然决定在新的任期首次出访就来到中东,并非英雄气概使然,而是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美国国内政治以及奥本人追求第二任期也是最后任期的外交遗产使然。
第一,美国在中东有重要战略利益,是割舍不了的。第二,美国国内犹太裔利益集团有着强大的政治影响力,任何一位政治人物要在美国政坛站住脚,都不能无视他们的存在和诉求。第三,中东就像一团乱麻,又容不得“快刀斩乱麻”,这有小布什发起第二次海湾战争的前车之鉴。奥巴马在完成从伊拉克撤军的同时,对于利比亚战争和叙利亚危机等问题采取了有选择性介入的方式。这是奥巴马的重要外交遗产。
此次奥巴马中东之行主要议题有三个: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和巴以和谈。
伊朗在中东地区国家中拥有最庞大的军事力量,是一个难啃的硬骨头。伊朗也在“打太极拳”,面对西方的制裁和压力进行周旋。
如今,西方舆论对叙利亚危机关注和炒作的强度和密度有所减少,奥巴马在处理叙利亚危机方面虽面临压力,但还不是迫在眉睫,尚有时间运筹非军事干预事宜。
在巴以和谈问题上,奥巴马政府明言此次没带去什么“宏大的和平计划”。奥巴马要做的是尽量管控巴以双方的分歧和冲突。
以色列这次在奥巴马中东之旅中占据核心地位,上述三个问题都与以色列的安全有关。在对待以色列的态度上,美国国内大体分为两派:一派认为以色列的安全就是美国的安全,只要符合以色列安全需求的事情,美国就应无条件支持。另一派也重视以色列的安全,但认为以色列的利益不完全等同于美国的利益,美国需要权衡、平衡各种利益,中东政策不能被以色列“绑架”。
奥巴马属于第二派。正因如此,内塔尼亚胡政府与奥巴马政府之间在伊核和巴以问题上分歧明显,还影响到领导人之间的关系。奥巴马此访有安抚以色列、修复美以关系的考虑。
明知“山有虎”,偏向中东行。奥巴马造访中东,并非真的去打“老虎”,主要是做足外交姿态。此行不会有意外成果,东道主也不会难为他,但中东总有意外发生。奥巴马第二任期内,在中东依然面临着抉择,甚至战与和的抉择,那就要考验奥巴马偏向“虎山”行的智慧和能力了。相关报道见今天A24版
本报特约评论员贾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