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主笔 王石川
遏制公务宴请重在监督到位
转作风,防止走过场。全国人大代表、上海松江区委书记盛亚飞说,应尽快出台公务宴请的相关规定和标准细则,明确什么情况下、什么客人需要公务宴请;哪些人可以参加;规定人均消费金额。
“扎扎实实走程序,认认真真走过场”,人们常用这句话嘲讽形式主义。一旦走过场,再美好的制度预期也会化为泡影,公款吃喝就会转变战场,继续饕餮。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遏制一些官员阳奉阴违,表演给中央和公众看,就需要“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制定更严密的监督之道。
公款吃喝是个老话题,亟须拿出新思路。谁宴请?在哪里宴请?参与者都有哪些人?吃了多少钱?一五一十记录在案,并公开透明,谁还敢大肆吃喝?如果对违规者严惩不贷,谁还敢顶风作案?
控制节庆活动必须从严审批
13日,文化部部长蔡武回应热点问题时表示,将进一步严控政府主办财政出资的节庆活动,严禁使用财政资金邀请各类名人明星参与活动,严控在节庆活动期间举办大型文艺晚会。
不知从何时开始,举办晚会成了一种时髦,互相攀比,颇为流行,“千树万树梨花开”。办晚会是不折不扣的“烧钱”行为,早该控制。一些地方热衷办晚会,一来能满足一些官员的追星心理,二来通过办晚会展示政绩。这其中,还有的地方财政并不宽裕,百姓并不富裕。
严控财政出资的节庆活动,需要强化审批制度。对不该举办的晚会,决不批准;对不必邀请明星参与的文化活动,决不放行。当然,审批还有一层意义,即在预算编制上把好关。管住了政府的钱袋子,少数官员想乱花钱追星也追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