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新民晚报:医生痛苦工作病人哪来幸福?

晓明

2013年03月15日09:00    来源:新民晚报    手机看新闻

两会上,政协医卫组的很多委员都收到一条短信,内容是“年轻医生含泪十问部长”。一位匿名年轻医生,就新医改、医患关系等问题,向卫生部部长提出10个尖锐的问题。据媒体报道,很多医生对工作、对医改,反映出的是一种消极的情绪。随机抽样调查显示,80%的医生不愿意子女学医。

在一些发达国家,律师、会计师和医生是最吃香的三大职业,经济收入高并且受人尊重。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社会发展进步了,从发展中国家进步到发达国家的行列,但因为医生得不到社会尊重和生活待遇方面的关心,没人想学医、没人想当医生,那最终受害的还是广大人民群众。

高考时,报考医学专业的分数要高于一般高等院校,学医的学生通常是从品学兼优的学生中产生的,而且学习的年限还要多一两年。医生是个“高危”职业,外科医生开错刀,内科医生开错药,都是人命关天的事。所以,当医生一定要有高明的医术、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单从这一点看,医生理应受到尊重和理解。但是,他们在学业上的勤奋努力和家长在精力、经济上的投入,与选择其他职业相比,回报低不说,还得不到社会的尊重和关心。尤其在医患矛盾尖锐的当下,有些拥有本科或研究生学历的新医生分配到医院后,感受到医生的职业压力和工资待遇,都纷纷跳槽或选择其他职业。就上海来说,报考医学专业的学生明显越来越少。

另外,医生还十分辛苦。随便找一家医院看看,都是病人围着医生,大医院名医院更是排不上队。医生上班后,有的都忙得顾不上上厕所,常常连开水也不敢多喝,但和病人问诊对话是一句也不能缺少的。医生还是个“受气”的职业,现在医生对医药费实行控制,主要办法是控制每个处方的总价,享受医保待遇的病人去一次医院只能配几十元钱的药,病人为此不满甚至吵闹谩骂,成了医患矛盾的焦点之一,医生只能当“出气筒”。

医生的烦恼,折射医疗系统的问题。正如卫生部前副部长黄洁夫所言,“医改如果没有医生的满意,就没有人民群众的满意”。所以,医改一定要立足地方实际,首先要改得让基层医生满意。医改一定不能流于形式。建议卫生系统认真研究存在的问题,让医生不再受委屈,让医生有尊严受尊重,在此基础上,才可能全面切实地提高全社会的医疗服务水平,让病人和病人家属满意。

分享到:
(责编:张元玲(实习生)、王倩)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