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新民晚报:不多考,考必有方

朱绩崧

2013年03月14日08:39    来源:新民晚报    手机看新闻

两会前夕,取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呼声很高,大有“天下苦秦久矣”之势。教育部长袁贵仁最近出面澄清,尚无计划取消,同时呼吁加强母语教育。

其实,高校对外语考试成绩的重视度,已逐年递减,很少再与学生能否取得毕业证书挂起钩来。以我所在院系为例,我读本科时,英语专业八级如不达到“及格”等第,就没得文凭拿,须等翌年补考通过。现在,哪怕只考三四十分,也不用担心院长大人拒绝为学位帽拨穗。

两会期间,有代表质疑全民学外语(以英语、日语为主)对国家是否有利。我想,这不仅是一个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更关乎整个民族做没做好拥抱世界的准备。外语要学,毋庸置疑。但是否每人都要学到听说读写译,样样精通呢?首先,芸芸学子,禀赋志趣各异。其次,教育资源有限且地理分布不均。所以,这不现实。学生和教育部门都要认识到这一点。

学以致用,大概在理论上永远不错。但人口大国如我们,缺乏监控严格、杜绝泄题的公平考试,量才录用就要沦为一句空话。况且,没有四六级,还会有三五级,还会有中式的GRE和托福,换身披挂,变本加厉,卷土重来。而大学生头疼四六级,与其说是考试难,不如说是微观层面上,考试与教学各行其道;宏观方向上,课本与实用南辕北辙。正因这种隔阂长期存在,滋生出大量辅导课、培训班,二十年来,蓬勃竟成产业。而我常读本地一份英文日报,常见“初中级硬伤”。看来,考试就算不取消,也该反思几个根本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外语,考外语?是继续一张卷子遍扫全国?还是根据地区差异和考生需求,在新政春风的吹拂下,作一番大调整?

适才又见网上报道,某大学今年自主招生考试有道题:“《西游记》里有多少妖怪?”这恐怕比现行四六级脱离实用,有过之而无不及。试问,此题价值何在?和“一个针尖上能站几位天使”的神学牛角尖,不异曲同工乎?学生答不出是正常的。若能答出,乃至精确到个位数,我倒要奉劝他:有这闲工夫,不如多认几个汉字。施行自主招考制度,当初旨在减轻高中毕业生升学压力,如今云里雾里,漫无边际,偏题怪问,层出不穷,市井引为笑柄,反而逊于高考有本大纲,有的放矢。

四六级也好,高校自招也罢,“不多考,考必有方”这七字,改造孔夫子圣训得来,权当我作为大学教学一线工作者的呼吁吧,不管这声音是多么低微。

分享到:
(责编:张元玲(实习生)、张玉珂)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