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上午9时,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
政协大会闭幕之时,政协委员们总会依依不舍,相约来年。是的,“两会”一年才开一次,很多委员们再次相聚,只能等来年新春了。但是,我要说的是,大会闭幕之后,正是委员们大显身手的日子,他们要带头落实会议精神,继续参政议政,发挥一个政协委员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作用。就以政协的职能来说,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都是平时就要做好的工作,履行职务不只是在开会时间。
对此,许多政协委员已经提出了这个问题。例如,新任政协委员白岩松就说,政协委员履行职务“应该更看重会期外的那355天”。而老政协委员葛剑雄更提出,平时拓宽反映问题的渠道,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充分利用好“365天平台”。之所以要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确实存在一种误解,以为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只是开会的9天时间。不仅社会有这样的看法,许多政协委员自己就是这么看、这么做的。
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只集中在大会期间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问题是,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自觉性不高。或者由于平时工作很忙,直到“两会”接近,才想起必须提出提案,于是赶快应付一下;另一个问题是,“两会”期间提出提案,可以有记者报道引起关注,还有政府领导到场听取意见,这都使得自己的意见更有可能得到重视,从而更好地落实。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只在“两会”参政议政的习惯了。可见,要改变,需要政协委员和政府的双向努力。
要有参政议政的“365天平台”,让参政议政不仅成为“及时雨”,也成为“长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