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一线观会:拿出科研劲头写议案

赵婀娜

2013年03月11日04:5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该拿出怎样的劲头来准备议案和建议?记者在两会现场发现,很多代表都是拿出做科研的劲头来写议案和建议。

  福建省立医院副院长翁国星代表,一个议案里就引用了几十个数据,是他连续5年调研的结果,“没经过调研的数据我不敢用”。中国科学院院士焦念志代表在有关南海岛屿保护的建议中不仅规范地注明了数据来源、数据发表时间,还做了中外比照。

  拿出科研的劲头来做议案,看起来是小细节,反映的是大道理。这体现了代表们对议案和建议不仅重数量更重质量的观念转变,既关注问题又关注解决方案的视角转变,以及从“敢于监督”向“善于监督”的工作方法转变。

  坐在空调房间里写出的议案,往往比不过沾着泥土芬芳的议案。做议案,需要带着问题去调研、通过调研找出路。调研不够,内容笼统抽象,不能提出准确的问题和应对的措施,就无法增强议案和建议的可行性、操作性,也会给承办单位的办理工作带来困难,影响议案、建议的落地。

  这就给代表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入群众之中,贴近实际生活,掌握第一手材料,同时勤于学习思考,多提出有依据、有分析、有解决办法的建议。

  几年前看到这样的报道,有个别代表和委员由于各种原因,已经身处“两会进行时”了,才开始考虑议案和建议的方向。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利用会议召开期间完成的议案和建议的质量可想而知。可喜的是,这样的情形近年来已经逐渐减少,更多的是翁国星这样的代表了。

分享到:
(责编:刘军涛、张玉珂)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