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堂吉伟德
多所高校关于研究生奖学金评定的规定显示,"科研成果"和"论文情况"往往是重要的参考指标。仍有一些学校规定,研究生要毕业,至少得发一篇论文。这导致论文代理开始在高校盛行。"我们学校的学生在这份学报上发表论文的太多了,我认识的同学中就有人是这份学报的代理。"郑州大学一名研究生说。(3月8日中国青年报)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假刊也好,鸳鸯期刊也罢,之所以还能在市场上呼风唤雨,根本上讲还是一个需求所决定了的。当发表论文成为学生毕业、教师评定职称的先决条件之后,这其实意味着"僧多粥少"的格局已经形成,在激烈的竞争之下,"论文发表用钱买"的游戏规则便应运而生,明码实价已经成为显规则,而用假刊蒙混过关也已经成了潜规则,至于其间的抄袭与仿写,捉刀与代笔,甚至衍生出强大的中介组织和走鬼群体,也已成为论文市场的一景。自然在这样的生态下,也就有了论文全球第一,引用百名开外的反差与颠倒。
利来利往,花钱买论文其实是一种"你情我愿"的社会规则而通行,以至于大家心照不宣。之所以出现众多造假怪象,制度设计的缺陷值得检讨和思考。叫停一两家假刊并不难,对花钱买论文的行为进行无病呻吟也很容易,及至道德层面的谴责,监管层面的要求,确切的说都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真正的原因就在于,当论文发表牵涉了太多的利益,成为一道门槛之后,就会产生各种寻租空间。正如资本论说所,但有了庞大的利润之后,资本就会变得疯狂。当论文与个人晋升、毕业、成长等核心利益紧密相联,密不可分之后,便会导致潜规则盛行。
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曾对51488名教师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27.6%的教师认为职称问题给他们带来了繁重压力,19.7%的教师认为发表科研论文给他们造成重压。论文成为一道横亘在职称评定路上的障碍后,就会有种种不可思议的途径寻求跨越。破除弊端之道,除了加大监管,加重处罚之外,更应淡化论文在职称评定中的"含金量",使职称论文的作用被弱化,由评定功利向理论研究成果的本义回归。具体来说,就是要改革现有的职称评定方式,将"论文"发表的硬指标,向个人素质和能力,以及民主评议好坏,实际业绩大小和贡献高低等多方面转变,论文失去了"价值附加"的意义,需求得到了遏制,虽然不能保证用钱发论文的现象会得到根本遏制,但至少不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中国人民大学张鸣教授认为,"学术成果单纯依靠论文量化指标来衡量,过于强调论文导向,评价比较片面。"改变职称评价体系和参考标准已经不容回避。当前应当考虑的一个问题是,究竟有没有必要将论文作为评定职称的一个基本条件,这样的硬件规定有没有实际意义。事实上,很多地方已经意识到了制度设计的短板,并对职称评定的政策进行了调整,比如山东省青岛市等地规定,教师没论文也能评职称,可以算作一种制度性求变,这也算剥离论文利益关系的一种表现。当论文成为真正回归到学术交流,以及学术成果展示之后,其才会"诗意的存在"。
(来源:齐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