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一线观会:13亿人爬山走的是缓坡

熊  建

2013年03月09日08:5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穿梭于两会小组讨论、大会发言现场,这边有委员讲,再不加强环保执法,10年后渤海就成死海了;那边有代表说,空气这么差、食品不安全,治理须用重典。大家的危机意识、问题意识空前紧迫。

  中国发展到今天,成绩有目共睹,困难前所未见。怎么看待这些问题?政府工作报告说了,有些是长期积累的,有些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有些是政府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造成的。如果用瓶里的水来比喻发展,我们会发现,发展的水位线其实在不断上涨。

  这些年,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了多少,消费市场活跃了多少,公路铁路新建了多少,贫困人口减少了多少?若非改革开放,这些发展成果都难以实现。也许有人会说,现在看病难、假货多、拥堵烦、收入少、不公平。对此要明确,新问题恰恰是在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是小平同志所说的“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

  为了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全国建了大量发电厂,我们一年烧将近40亿吨煤炭。仅去年12月份,我国就进口了3600万吨煤。环渤海湾大概有80个港口,平均65公里一个,相当一部分吞吐量源自煤炭、石油等能源进口。这场面,就是一个大国工业化进程躲不开的场景。

  我们这些年财政收入怎么上来的,民生怎么改善的,西部的公路怎么修起来的?工业化、城镇化有很多伴生问题,用大视野去观照才能准确把握。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现在是,还将长期是。对“长期”二字,也要有思想准备——几代,十几代,甚至几十代。

  这么长的时间,对应的不是轻松活儿。13亿人要实现现代化、走向富强,目标很高,像攀高山。爬山,捷径是直线爬上去,路途最近,风险也最大。对我们来说,最合适的途径是走盘山路,通过缓坡实现螺旋式上升。爬山不能怕走弯路,面对前进中遭遇的问题,要涵养辩证心态。我们从这个时代获得了多少,就必须为这个时代付出多少。

分享到:
(责编:张元玲(实习生)、王倩)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