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新民晚报:“狗咬死人”和狗上牌

唐螂

2013年03月09日08:27    来源:新民晚报    手机看新闻

“住洋楼,养番狗”。旧时代广州人描述有闲阶级的生活形态时,有此一说。物质生活普遍提升之后,世风流变,这种生活形态也成为普通市民生活的摹写图景了,越来越多人开始同意,养上一只宠物狗,既可以培养爱心,也可以排解寂寞,不失为治愈现代城市中人群疏离感的一种选择。然则,凡是有利的事也蕴含风险:同城媒体报道,日前,荔湾区有位阿婆被刚抱养的一只杜宾幼犬咬伤,未及时处置,结果染上狂犬病去世。真是飞来横祸!而据市疾控中心负责人透露,近年城中年均被狗只攻击人次竟达8万次左右。

狗咬人当然不是新闻,但狗咬人的频率高,就值得人们重视了。可见,“养番狗”在城市当中,也不仅仅是个人生活方式选择那么简单了,随着居民家中宠物狗越发增多,狗只管理,或多或少已成为城市公共安全的一个问题。

早在几年前,广州市就对狗只要求登记管理,实行发牌制度了。但开始时收费太高,结果形同虚设。后来比较实事求是了,但很多狗的主人嫌麻烦,除了一些确实名贵的狗只归了档之外,大多数的狗狗,还是属于“黒犬黑户”。城市狗只管理制度建立,归根到底,是为了街里街坊的安全,同时也使得社会管理的有序化。但是,城市管理的有序化是为了什么呢?最终应当是社会服务的有序化和常态化吧!广州大量的狗只没有实现上牌管理,恐怕问题不完全在于这狗牌管理制度执法不严。

实际上,在我们的城市当中,上了牌归口管理的狗只,也享受不到什么上牌“福利”的——比如在免疫方面、狗的体检方面、狗只的过户或血统认证查询方面等等,都没有相应的配套服务。故此,这狗牌上了也是白上。狗牌制度的建立,是为了建立“狗秩序”,但没有“好处”,即等于这套制度没有实质性的依托,也就没有了被人民群众拥护和维护的根基。

个别的狗只伤害事件,诱因和狗只管理制度并不直接相关,但是,狗只公共管理制度不能行之有效,对狗只危害的知识传播就缺乏平台,也就缺乏这方面的服务。因此,不能把狗只管理制度仅仅看作是领牌和发牌,更要在收了上牌费用之后,把资源也用于发牌之后的社会服务,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才是狗只上牌制度建立的真正立足点。

分享到:
(责编:张元玲(实习生)、王倩)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