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华西都市报:真人版《葫芦兄弟》的噱头贩卖

佘宗明

2013年03月08日09:19    来源:华西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日前宣布,将启动《黑猫警长2》、真人版《葫芦兄弟》等影片的制作。据悉,真人版《葫芦兄弟》不走儿童片路线,是偶像片。

《葫芦兄弟》将被翻拍,还是真人版的。消息甫出,就引爆了网民的兴奋点,揶揄也与之俱来:“葫芦娃扮演者都得穿森林系连体裙吗”……更有不少人称“晴空霹雳”“毁三观”。

对许多人来说,“葫芦娃”无疑是种经典符号,无法从童年记忆中抽离。它和“大头儿子”等一起,曾勾起不少人的戏仿兴致。时光流逝,它也渐渐沉淀,构成其共同的观影记忆与消费体验。翻拍《葫芦兄弟》,颇具新闻看点;推出真人版,自然更惹眼球:“葫芦娃”原是动漫形象,现在让真人来演,难免给人天雷滚滚的预感。

制作方称“将拍成偶像剧”,更引发遐想:偶像剧主打的,无非是帅哥美女加爱情。找偶像派演员不难,问题是,情感戏呢?难不成是循着“七个小矮人与白雪公主”的角色框架,再注入些感情纠葛?就像《泰囧》标榜是《人在囧途》续集一样,真人版《葫芦兄弟》,或是“借壳营销”。让葫芦娃重出江湖,是在打怀旧牌,撩拨起公众的观影兴趣。事实上,在噱头营销盛行的当下,许多影视剧故意制造“雷点”。东方不败都能跟令狐冲玩真爱,葫芦娃恋爱,很正常。

只不过,在赚足眼球后,真人版《葫芦兄弟》要过公众情感接受这关。很多70后、80后熟谙“葫芦娃”故事,擅动经典,易遭诟病;若改得不好,未必能迎合观众审美趋向。何况,在偶像剧同质化的语境中,真人版《葫芦兄弟》能否有突破,还存疑。

说到底,以怀旧为卖点,将经典角色当影视题材“富矿”,没什么不妥。但若只是照“葫芦”画瓢,僵化“炒冷饭”,没有对公众审美动向的洞悉,没对经典的尊重,那公众注意力难以持久。喧嚣过后,创作偷懒、想象匮乏等,还会沦为舆论靶心。(相关报道见3月7日《东方早报》)

分享到:
(责编:张元玲(实习生)、张玉珂)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