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祝颐
“春节是家人团聚的重要时刻,可是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春节长假实在太短了。”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奉化市滕头村党委书记傅企平建议,把春节假期延长至10天。(3月5日浙江日报)
其实,延长春节假期并非新建议,此前的“两会”上,也有代表、委员提出过类似建议。比如,恢复五一长假,春节放假15天,等等。虽说延长春节假期,存在公共服务不足,影响工作效率、不利于创造社会财富等负面影响。但是,中国人一年到头唯“年”最大。延长春节假期可以弘扬传统团聚文化,激活民众的休假权利,让更多国民有闲暇享受休假时光,放松心情。对于家在外地、路途遥远的工薪族来说,春节期间“一票难求”不说,除去往返奔波的时间,7天春节假期(减去两个拼接的双休日,实际放假时间只有3天)确实不够用。在带薪休假政策落实不力的语境下,适当延长春节假期,让更多家庭更多人感受传统年文化与团聚氛围,未尝不可。相比春节放假15天的建议,把春节假期延长至10天的建议比较中肯、务实,值得听取。
自1999年实行黄金周制度以来,劳动者的假期多以黄金周的形式体现出来。但是黄金周人满为患、浪费社会资源、打乱正常生活秩序……黄金周的弊端也显现出来了,主张以带薪休假取代黄金周是其中的代表声音。五一黄金周随后被取消,推行带薪休假制度势在必行。虽说《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与《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对休假都有规定,但劳动者的“休假权”落实情况并不理想。就连前不久发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也只是说2020年基本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
由于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不力,恢复五一黄金周的声音又沉渣泛起,虽然一些地方尝试恢复五一黄金周被叫停,但是公众对带薪休假的无奈,对黄金周的期待,可以窥见一斑。人大代表旧话重提,建议延长春节假期的背后实际上代表着民众对带薪休假落实不力的群体性焦虑与沉甸甸的休假民意,提醒有关部门重视并顺应民意。
我们看到,要真正落实职工带薪休假权利,还存在一些观念上的阻力。这一点从“十一”黄金周与春节假期的人流井喷局面中可以得到佐证。从当前劳资双方的博弈能力来看,除了机关事业单位有年休假、学校有寒暑假与即将推行的春假、秋假以外,又有多少用人单位能够认真落实带薪休假呢?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与私人作坊落实带薪休假比较困难。就是很多白领也不敢找老板开口要假期,只能“被全勤”、“被加班”。曾有报道说,白领假期被肢解,老板规定,员工每天提前2分钟充当法定假补休。
在法律法规没有得到尊重,工会力量不强大的情况下,以带薪休假取代黄金周,对机关事业单位与掌握了话语权的员工或许有好处,对于普通劳动者来说,带薪休假可能就是一块吃不到嘴里的“画饼”。何况由于带薪休假制度时间分散,还存在单位工作安排与执法部门取证困难的问题。而在浓浓的“过年”氛围中,春节集中休假有利于落实劳动者的春节假期。
再者,《国民旅游休闲纲要》,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旅游休闲需要,促进旅游休闲产业健康发展,提高国民旅游休闲质量。适当延长春节假期,对于保障国民的休闲时间,缓解黄金周游客井喷的尴尬也不无裨益。
(来源:齐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