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坐实民生财政,尚有挖潜空间

石家友

2013年03月06日15:35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3月5日,财政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交审议的《关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正式亮相。代表委员认为,今年的财政预算报告更加注重惠民生、调结构,账目更加全面,透明度不断提升。3月6日《人民日报》刊发的相关报道,用的标题就是《充盈民生温情的“国家账本”》。

今年的预算报告,亮点频出:过去5年,中央公共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累计16.89万亿元,年均增长21.1%,占中央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稳定在2/3以上。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21994亿元,占GDP的比例首次达到4%;实现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连续第八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12387亿元。今年的预算报告首次编报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中央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6550.81亿元,增长13.9%;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合计13799亿元,增长11.4%;还将继续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透过数字,我国财政确已进入了民生财政的新时代。

事实上,随着国家财力的不断增强,财政支出向民生倾斜,国家财政向民生财政的转变,可视作财政职能的回归。从取消几千年来压在农民头上的“皇粮国税”,到新农合的建立;从城乡基本养老制度的初步建立,到新的扶贫标准的实行;从涉及普通人的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到保障性住房投入的加大……一桩桩一件件,无不充盈着民生财政的意味。普通老百姓也都从这样的转变中,分享了改革发展的红利。

而在我看来,财政支出向民生倾斜,也比不必然意味着民生财政名实相副。也就是说,真正坐实民生财政,尚有挖潜空间。

其一,从节约中挖潜。当前,各级各地都在落实中央出台的“约法八章”,不挂横幅,不摆鲜花,不上烟酒,不铺红地毯……开会、接待等一应事项,都在节约。“约法八章”的一个目标,在于改进作风。但把浪费的东西“减”下来,一大堆“真金白银”就会省出来。记得去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曾表示,“如果我们紧一紧、省一省,作风稍微改进一下,一年省几千亿是不成问题的。”如能把这省出来的“几千亿”投向民生,就会有更多的人沐浴民生财政的阳光。

其二,从监管中挖潜。投向民生领域的每一笔财政资金,都像一块“唐僧肉”,能沾上边的人都想吃一口。近年来,就业培训资金遭遇“套取”,保障房建设屡屡“出事”,教育和医疗等领域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监管漏洞。这都是有前车之鉴的。这就很难保证,民生投入的那些数字,每一分钱都发挥了效用。因此,只有加强监管,确保每一分民生资金都花在刀刃上,民生财政才能名实相符,名至实归。

分享到:
(责编:王倩、张玉珂)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