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近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官员上线“民声热线”透露,目前广东的高速公路公司约1/3盈利,1/3是保本,1/3是亏损的。最近两年高速公路招标,很多都流标了,“进入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民营、社会资金都不是很积极”。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受免费政策等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利润太少。
回想起一年前,有文章反驳我的《政府不能把收费公路当摇钱树》的观点指出,近些年建设的多数是“硬骨头”山区高速公路,投资数倍于平原高速公路。由于地形复杂,这类工程异常艰险,而交通量相对较小,别说什么“10年到15年就应该可以还贷结束”,如果全靠通行费还贷,就算再翻一番也未必还得清,其还贷付息只能由收益较好的路段来补偿,也就是说,用“富路”的收入来替“穷路”还贷。
用“富路”的收入来替“穷路”还贷,这是一种值得警惕的观点!没有“富路”的收入,就不会有“穷路”的建设,那么“富路”的收费何时是个尽头?这是在市场经济下的“计划”怪事!
谁都知道,投资是必须讲效益的,没有效益的事,在市场经济下,无论企业抑或政府都不应去做,除非是政府承担的公益性项目!就讲“县县通高速”,这在美国都没有实现,他们的政府也不会贸然提出,即使提出,也会有议员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提出否决意见,要建设谈何容易!
投资要讲效益,高速公路也不例外!“地形复杂,工程异常艰险,而交通量相对较小”,“全靠通行费还贷,翻一番也还不清”的高速公路,上马就应慎重!这是任何一个清醒的经营者都应明白的道理!
现在,应该是高速公路建设的理性期,而不是“路通财通”的发烧期。既然高速公路融资难,就不妨考虑延期建设,或者量力而为,改为修建免费的一级公路又有什么不可以?
至于说,用“富路”的收入来替“穷路”还贷,不按中央《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的规定去实施“富路”还贷并按时取消收费,表面上打着“为山区发展”的旗号,但实际上,恐怕还是为了某些部门的政绩和利益!
本来应该由政府修建一级公路甚至二级公路,让山区的经济通过这些免费公路来得到发展,你就是要修“高速公路”,把原来的二级公路压得不能走,逼着人家交钱走“高速”!这哪里有一点“为人民服务”的样子?
本来应该收费还贷的“富路”,就是“打小算盘”,千方百计地延长收费期,损害的还是老百姓的利益!
刺激经济,用修路建桥的方式可以,但必须要有效益!没有效益的投资,是难以持续的!在高速公路建设上,尤应坚持这个原则。 (作者是省政府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