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范子军
昨晚,《人物》杂志发布声明,公布袁厉害投资楼盘的相关证据。对此,袁厉害的女婿郭海洋回应时,仍坚持袁未投资,并称欢迎相关部门查证。不过,郭海洋此前承诺于昨晚公布的房产信息却并未兑现。(2月7日 京华时报)
袁厉害收养孤儿风波刚刚趋于平静,冷不防又有媒体爆出“猛料”,称其不但将所收养孩子划分等级、待遇有别,而且拥有20多处房产,再次引发强烈的舆情喧嚣,大有颠簸其此前留给人们的善良形象之势,当然也有人将信将疑,觉得未必靠谱。
袁家人否定了相关报道的指称,河南当地媒体随后展开调查,指所谓的“房产”不过是几处铁皮房。且不说这些到底是真是假,但追挖、曝光袁厉害的房产,不但显得过于挑剔、苛责,而且难免让人觉得不怀好意,有施加舆论暴力的嫌疑。
为人父母对待子女问题上,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地“偏心”,袁厉害不是神,收养弃儿即使存在“区别对待”的情形,纵然不可取也情有可原,毕竟她终究做了别人所没有能或者不愿做的善,用十全十美的标尺去打量、要求,甚而试图否定、丑化其善举,这样的吹毛求疵委实不公平、不厚道。
或许出于种种方面的考虑,袁厉害隐瞒了确有多处房产和其他投资的事实,但只要这样财产不涉嫌违规违法取得,我们就没有权利去指责她,何况无论从家庭来说,还是收养孤儿,她都需要挣钱。袁厉害不是官员,而只是一位普通群众,在公民隐私权受到法律保护的今天,随意披露其财产状况,本身就涉嫌侵权。
每一种善都值得我们去敬畏、去呵护。袁厉害是个“好人”,但肯定不是完人,因为火灾事故致多名孤儿死伤,我们可以去追问、检讨甚至追责,却不该以最大的恶意去揣度好的善行,否则,就不只是一种道德洁癖,更像是一起“道德阳谋”,受到“误伤”的也将远远不只一个袁厉害。
(来源:齐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