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改名“陈光盘”卖的哪一出?

2013年02月07日08:52    来源:东方网    手机看新闻

  2月4日,下午陈光标在其官方上发布了一条消息,称其申请改名“陈光盘”,目的在于号召大家节约粮食,春节、婚礼等不放鞭炮,以及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该条发出不到20分钟转发评论就已破百,在一片赞许声中也有一些“不同”的意见,有网友笑称,不用改,陈光标字光盘就可以了。还有网友调侃到,干脆改名叫“陈光芒”吧,保证熠熠生辉。(2月4日中国新闻网)

  对于陈光标热衷环保、倡导节约的想法,众多网友还是比较赞同的,但他通过改名“陈光盘”的方式来意图引起公众注意,进而达到倡导环保的目标,笔者并不怎么看好。通过改名“陈光盘”的做法,不仅有些“极端”,也可能沦为部分人的“笑料”和调侃。名字是生下来就被父母长辈们起的,无什么特殊原因一般也难以改,被人叫惯和自己也认可使用多年的名字符号说改就改,尤其是名人的名字说改就改,或能引人舆论关注和热炒,但这种“热度”未必不会单纯的变成一种“炒作”。譬如,众多网民们根本就没有受什么“环保”理念的影响,反而直接调侃陈光标应改名为“陈光芒”就是证明。

  二者,“光盘”行动固然需要从个人做起,但个人做起的方式终归不如制度性和法律性的跟进。遗憾的是,在陈光标的多次的类似的倡导环保的行动中,他过度讲究“个人能力”而忽视了他原本可以通过其他身份发挥出来的导向力量。陈光标是江苏省政协同,据他自己说自己虽然不是全国政协委员却“旁听”全国两会12年,那么,身为企业家尤其是政协委员身份(全国旁听委员身份),是不是可以通过政协提案(建议)形式在倡导环保上有所突破?如果通过个人的政协委员的号召力,真正推动了当地和全性性的环保节约立法,比改“一百次”“陈光盘”的个人行动也要强的多。

  另外,更令人遗憾的是,多年来陈光标以“个人行动”的方式所从事的社会领域非常之多,从前几年的热衷慈善、身体力行,到陈光标这边宣称要卖新鲜空气,那边公开派发“环保绿帽子”,又砸了自己的奔驰车,后来又要把别墅送给莫言,再到日前的“改名”陈光盘,看似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其实总给人以“乱打靶子”之嫌。一个人的能力终归有限,一个人所从事的和擅长的社会领域也是有限的,一会搞“环保”、一会搞“慈善”,一会要“改名”,一会当什么“(富人)财产公开第一人”,连陈光标的“粉丝”都不知道他究竟唱的是哪一出。这显然包括了一些“败笔”,也导致个人倡导的公益事业“精力”和“火力”分散。

  陈光标想改名“陈光盘”,本身也难以实施,且不说改名后给他个人造成的种种影响,能不能改也值得怀疑。一方面,户藉管理规定和相关“身份证管理法规”可能是一座攀不过的大山;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严谨的“改名”行为,许多普通人想改也改不成,陈光标却可以轻松“改名”的话,造成的反而是一种本不应该有的“富人特权”的嫌疑。再者,如果最终根本改不成,负面后果更大,公众一定会想--原来改名是“假的”,附加于改名背后的“环保节约”行动,不也就成了可以怀疑的“假象”了吗?毕晓哲

(来源:东方网)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