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教授在该校奖学金颁奖典礼上说,抱着功利目的选专业未来很难成功,对待专业问题,更多的是要回到内心,问问自己到底更适合学习哪个专业,而不是跟着社会潮流。他还提到此前李开复举过的一个例子,哈佛大学商学院曾对学生做过跟踪调查,10年后,100多位学生都成了千万、亿万富翁,而这100多位学生中,只有几个当初进学校的时候是为了赚钱、发财,其他真正成功的人,选择的都是为了事业和理想。
一个人“世俗化”的成功有必然性,也有很多偶然因素,是智商、情商、财商、志向、机遇、勤奋,以及家庭环境、生存环境、教育方式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其事业追求的过程中,也可能会有合作伙伴、得力助手或贵人相助。比如,阿里巴巴的马云,当初选择的是英语专业,也曾做过高校英语教师,在其大学生活的最初,未必就有那么长远的眼光,预见网络的发展前景。
哈佛大学商学院的例子,未必适合国内情况。国内考生在高考一结束,就开始填报志愿,而填报志愿的同时就是在选专业。面对琳琅满目的专业,高中生所掌握的信息不一定全面,也未必清楚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美国的大学则不同,在入学申请的时候,并不要求立即选专业,而是入学后再定专业,一般大多先接受通识教育,可以通过选课试听再定专业。
此外,专业并不绝对地决定职业走向。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面对形势严峻的局面,“专业不对口”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一些单位在招聘时也在主动淡化岗位专业的限制。2012年11月,《大学生职业适应状况调查报告》发布,研究发现大学生不对口就业现象突出,现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的占47%。另据调查显示,学生和企业对职业素质要素重要程度的排序也不同,在用人单位看来,最看重的是责任意识以及抗挫能力,而大学生关注的重点,则是专业知识和人际关系。
在职业成功的道路上,专业知识和技能只是充分条件,此外,个人的性格、兴趣、综合素质和能力,也是不可少的要素,专业知识的缺乏,往往会成为职业发展的障碍,但是,在倡导终身学习的时代,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匮乏,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得以弥补。学生出于现实考虑,根据现在和将来的就业情况“功利”地选择专业,倒也无妨。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