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北京晨报:当心年夜饭变成年夜烦

玫昆仑

2013年01月29日08:45    来源:北京晨报    手机看新闻

报载,春节临近,许多人都开始忙着预订年夜饭了,各大酒店除夕当天的包厢早已是供不应求。随着物价的上涨,年夜饭的价格也是一涨再涨,但是蛇年年夜饭预订的火爆程度较往年相比还是有增无减。(1月28日《北方新报》)

热衷于预订年夜饭,既免去了买菜做菜的劳顿之苦,也说明市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追求也更时尚了;同时,还可以搞活餐饮服务经济,实现多赢。问题是,从往年的投诉情况来看,年夜饭普遍存在着饭菜质量较差、服务质量不佳、价格虚高、原料不新鲜等问题。特别是饭店、酒店的自行规定,更令人纠结。如饭店不提供菜单、不准消费者自己点菜;酒店不许自带酒水;酒店规定就餐时间等等这些,掺杂着“霸王条款”,使年夜饭演变成了“年夜烦”。

事实上,在时下年夜饭“涨”声一片的情况下,不少年夜饭都规定了“最低消费”,千元以下的年夜饭几乎没有,“天价年夜饭”倒不绝于耳。当然,出于经营者的考虑,饭店推出一些附加条款可以理解,推出“天价年夜饭”满足部分消费者的需求,是商业行为,也无可厚非。但有的附加条款超出了消费者的承受能力,甚至涉嫌违法时,那就另当别论了。毕竟,商家除了依法赚钱以外,不能剥夺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还应该承担相关的社会责任,不宜渲染过度消费。

吃年夜饭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吃年夜饭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人们图的是一种团聚、喜庆。无论吃什么年夜饭吃的是一种心情、一份快乐、一份祝福、一份期盼。如果为了面子,甚至为了攀比而非要到酒店、餐馆里吃年夜饭,一旦遇到了“年夜烦”,结果可能是钱花了,罪受了,心里还“堵”着,得不偿失。

分享到:
(责编:王倩、张玉珂)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