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届。年年的这时节,正是“紧吃”之时,豪华宴请,呼啸而来,蜂拥而去;湖吃海喝,杯觞相交,酩酊而醉。今年却出了新气象,八项规定即出,网民自发监督,于是“仪式”大大压缩,宴会大为减少,“今年不吃了”,成为不少机关、事业乃至国企的流行语,就连必要的会间餐,也纷纷改成每人端个盘子的自助餐,因此饭店酒肆的生意都清淡了不少。这当然是喜人的新气象。
然而一句“不吃了”之下,却仍然出来了一种还是要“吃”的顽强,只是“吃”的方式变了,变得隐蔽了,“低调”了而已,叫做“流变转移”吧。
——“五星级”是不去吃了,改到“后院”的“内部餐厅”仍然“吃”。奢侈不变,标准不降,菜是顶级餐厅配送来的,连厨师带上炊具都是“五星级”派来的。据说“内部吃”很好,关起门来,不为外人知晓,不必担心“拍客”,也引不出轩然大波来。
——“吃”是不吃了,改为“送”。原来要“请来吃”的,现在变为送礼上门,范围缩小了,质地变轻了,而“分量”却更重了。至于这财礼卡券的“开销”,有的还在豪华酒店“走账”,混在一叠酒肉账里一齐“处理”掉呢!
还有林林总总的“变相”,有的已经见报,有的还在“创新”。
警觉不良风气的 “流变转移”,因为这是当下值得注意的新倾向——“改作风”伊始,中央领导一言警告,不要“一阵风”,不能虎头蛇尾。这是因为我们许多行为,“风头”上紧得很,“风声”一过,就故态复萌,反弹甚至更烈。问题是现在正在“风头”上啊,为什么有的人连“今年不吃了”都屏不住,连“过了这阵再说”都等不及,迫不及待要“下有对策”,急急忙忙要搞“变种”,变着法儿还是要“吃”呢?可见我们面对的某些“官场文化”,那种或显或潜的“规则”,是多么“顽强”,多么地积重难返!所以我们既要欣喜于当下的转变,但也不可对此估计过高,以为这下子“迎刃而解”啦,更要警觉于风气的“流变”。
“高压”之下,仍在“转移”,“风声”尚紧,仍然要“吃”,更从深层说明,改革陋习,不能靠“一阵风”,那是不可靠的。还是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还是要靠制度的创新来管住公家的“钱袋子”,更要从管住公款消费的那一支“笔”着手,才能真正管住“嘴巴”、管住“酒杯”,管住“舌尖上的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