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致电陕西省纪委办公厅秘书处,对方听到“杨达才”三个字后,连说“喂喂喂,咋听不清了”,挂断电话。再打,无人接听。后致电陕西省纪委举报中心及陕西省委宣传部,均无人接听。新京报记者对2012年国内10余件热点新闻事件进行梳理,追问最新进展。近两日,其中两个事件得到回应。(1月26日 新京报)
2012年“表哥”们火了,先是“表哥”杨达才,又有承诺离婚书的山东农业厅原副厅长“单增德”,再有浙江桐乡“天价”年薪官员、打空姐的广州方大国......这些事件在发生时无不引起民众的强烈愤慨。但随着时间推移,新闻所暴露的问题官员正在被一些部门一点点淡化,以至于成为“烂尾新闻”。“正在调查中、不清楚”、电话无人接听等敷衍话语、“跑路”现象正在上演,而问题多多的“表哥”们或许正在这些对质疑“听不清了”的回答之后窃窃狞笑呢。
一些地区、部门针对发生在本地、本部门官员的负面新闻,往往是能躲就躲、能拖就拖,时至今日,就变成了“调查中”、踢皮球似的躲避。一方面反映出一些地区不知道如何处理负面新闻,另一方面更显示出一些地方、部门在处理涉本地本部门问题官员的“讳疾忌医”的现状。一些地区之所以讳疾忌医,或许该地区会有类似的案件或者官员潜伏着,因此,倘若动了一个问题官员,可能就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给其他官员带来影响,或许是一些部门明哲保身,不想“惹上一身腥”,这一切致使一些地方不敢挺直腰板处理问题官员。
“讳疾忌医”终不是医治“病患”的良方,那样不仅保护不了官员本身,对于干部而言戕害反而会更深。中纪委书记王岐山近日强调纪检监察干部对于违纪案件特别是违纪典型案件要拉长耳朵,瞪大眼睛,而反观一些地方、部门对于发生的典型案件不是瞪大眼睛而是避而不见,不是拉长耳朵而是充而不闻,真实的反映出一些地方、部门在查处问题官员的护短、手软的现实问题。
对待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问题官员又何偿不是呢?壮士断腕虽有悲情,虽有一时之痛楚,但倘若不断腕,不忍受一些之痛苦,“腐肉”会愈加侵蚀健康的机体。正如陕西纪律检查部门一听记者询问“表哥”杨达才情况就以“听不清楚”为由而挂断电话,既挂断了纪检监察部门的监察职责,也给那些“表哥”们继续猖狂狞笑的底气。处理问题官员的部门不是职责不清的问题,而是责任心强不强的问题。只有相关部门在处理问题官员时硬起来,不再躲闪,“表哥”们才不会再笑出来。(张立)
(来源:四川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