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淘金遥想华工泪

李景卫

2013年01月27日10:2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来自各地的游人在巴拉腊特镇当年华工淘金的溪流中淘金。
  李景卫摄

每逢夏季,来自北方的季风常常使澳大利亚东部和北部地区大雨滂沱,洪水肆虐,对这些地区造成严重破坏。然而,对于维多利亚州中部地区来说,暴雨和洪水带来灾难,同时也送来财富。暴雨冲刷山林原野,洪水荡涤小溪河流,一片片天然金块跃入淘金者的眼帘,往往会引起一阵阵欢呼。

由于高温和山林大火的阻隔,今年的季风雨迟迟不来,但当地人的淘金热情早已按捺不住。1月16日,维多利亚州一名男子使用金属探测器在巴拉腊特镇附近的一处灌木丛中觅得一块天然黄金,重达5.5公斤,价值近30万澳元(1澳元约合人民币6.56元)。由于这一金块是160多年前巴拉腊特、本迪戈一带淘金热以来发现的最大天然金块,当地的疏芬山黄金博物馆恐怕不会错过收藏机会,因而幸运男子手中的金块可能价值连城。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848年发现金矿之后,澳大利亚的巴拉腊特和本迪戈于1851年也发现了金矿,接连引起震撼全球的淘金热。近水楼台的墨尔本人在大批异国淘金者到来之前,大都弃业出走,赶往巴拉腊特,一时成为淘金的主体。为区分当时的淘金热点,人们把美国加州的圣佛朗西斯科称为“旧金山”,墨尔本为“新金山”。由于新南威尔士和昆士兰也先后发现金矿,“新金山”往往泛指整个澳大利亚。

前来“新金山”淘金的华工大多为福建、广东沿海一带贫苦农民。他们中间,一部分人由于生活所迫,大部分人则被拐骗而来。在巴拉腊特发现金矿之后,澳大利亚航运公司利用设在香港的洋行鼓动经纪商和招工贩子大肆传播消息,诱惑华南沿海贫苦农民,并在厦门、香港等地设立所谓“猪仔馆”,强征廉价华工。“猪仔馆”规定,只要把“猪仔”送到洋行(称为“卖猪仔”),人贩子就可按人头领取报酬。最初,每卖一名“猪仔”,可获大洋3元,后来涨到8—10元,甚至更高。在经纪商和人贩子的利诱和淘金热的驱使下,大批华工漂洋过海来到澳大利亚,最多时达到4.2万人。淘金华工被迫与经纪人订立“赎身契约”,前3年淘金所得全部作为赎身费。华工们在金矿度日如年,咬牙熬过契约期后,他们才能收获梦寐以求的黄金。然而,华工们没有料到,正是那以血泪换取的黄金成了排华暴行的祸根。

最早掀起排华骚乱的是来自美国的淘金者。这批曾在“旧金山”淘金热中参与排华活动的美国人把种族主义带到澳大利亚。1854年6月底,一批白人在本迪戈矿场集会,煽动在7月4日美国《独立宣言》发表纪念日把华工驱逐出矿场。本迪戈事件拉开了大规模有组织排华活动的序幕。1857年7月4日,维多利亚的巴克兰河金矿爆发了大规模排华暴力事件。700多名白人向华工发起攻击,焚烧了华工的750多顶帐篷、30家店铺及大批财物,3名华工丧生,财产损失殆尽。在矿场暴力排华的同时,维多利亚殖民当局在金矿场皇家委员会的动议下,于1855年6月制定了澳大利亚历史上第一部排华法案,规定来澳船只每10吨位准载华工1人,入境华工每人须交纳10英镑人头税,严格限制华工入境。1857年11月,维多利亚殖民当局又通过《华人居住税》法案,规定成年华工每月须支付1英镑居住税,并呼吁其他殖民当局联合排华。南澳大利亚当局积极响应,于当月通过了限制华人入境条例。在这种情况下,大批华工转至尚未限制入境的新南威尔士登陆。然而,排华事件很快蔓延到新南威尔士。1861年6月30日,1000多名白人手持凶器,举着“不要华人”的标语,将华人矿工在莱明弗莱特的帐篷区洗劫一空,随后付之一炬。数千华人矿工的栖身之地顿时化为一片火海,死伤华工不计其数。后来,新南威尔士和昆士兰殖民当局也相继通过排华法案,澳大利亚各殖民区全面树起排华大旗。

尽管排华暴力事件频仍,数以万计追寻淘金梦的华工依然顽强地坚持着。他们不畏强暴,日夜淘金。充满血与泪的梦想实现之后,一部分华工携带黄金返回故土,参加家乡建设。据说,影片《让子弹飞》背景中的开平碉楼群就是由当年淘金者出资建造。另一部分华工因在当地成家等原因留了下来。他们先建起墨尔本唐人街,再参与墨尔本的全面建设和发展。

今日的巴拉腊特,幽静而秀美,不少地方依然映射着淘金热的余晖。小镇上的朋友对我说:“没有华人淘金者,就没有今日的巴拉腊特,没有今日的墨尔本,甚至没有澳大利亚的经济繁荣。” 

分享到:
(责编:王倩、张玉珂)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