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法制日报:春运抢票那些烦心事儿

2013年01月21日09:20    来源:法制日报声音    手机看新闻

核心提示:经央视记者多方核实,目前,金山、360、傲游等国内多家浏览器公司都否认接到工信部叫停抢票软件的通知,央视记者采访工信部还未对此事作出回应。“工信部正式要求停用浏览器抢票插件”的消息有待核实。

1月19日,两名北京律师向铁道部邮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书》,申请公开今年春运期间的可售票总数等。肖文彬、马纲权两名律师认为,他们希望通过信息公开,掌握几年春运期间铁路车票的总数,进而查明“会不会给相关部门、内部人员预留了票”,“假设一趟车可销售硬座有1200多张,但只放票七八百张,放得太少、抢票人太多,就不科学”(1月20日《新京报》)

抢票插件抢走了公平

今年春运售票开始后,为抢票而生的“刷票插件”风靡全国。

从法律上看,抢票插件给社会和个人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利用插件抢票破坏了网络购票环境的安全性,公民个人信息也存在着被泄露的潜在风险。因实行实名制购票,购票者在使用抢票插件时无疑会输入其姓名、地址、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如此一来,个人信息被收集和利用是不可避免的。这势必会对公民的网络隐私权造成侵害,也极易使个人的网络信息权益被抹杀在相关网络公司对利润的盲目追逐上,从而,破坏了网络购票环境的安全性。

二是利用插件抢票与民法上的公平原则不相符合。购票插件使用者可以利用抢票插件来侵犯其他顺序在前的购票者的优先购买权利,这明显与民法上的公平原则不相适应。作为民法上的公平强调权利和义务在与之相关联的社会主体之间的合理分配,这种合理分配必须与个人的付出相适应,而且必须得到国家、法律以及社会公众的认可。显然,通过插件抢票不但与个人的付出不相适应,侵犯了他人优先购买的权利,而且也得不到国家、法律和社会公众的认可,危害了网购的正常秩序,有违社会公平,破坏了铁路购票秩序的公平性。

网络公司和利用插件购票者利用规则的漏洞获取相应的利益也是缺乏规则意识和法治理念的表现。即使规则或者技术存在着一定的漏洞,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也不能在侵犯社会或者他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利用规则或者技术漏洞来获取利益,这是规则和法治的基本要求。

开通网上订票系统或者进行电话购票原本是铁道部门利用现代科技提供便民服务的美好愿望,却事与愿违,屡屡出现漏洞。其实,当规则或者法律的漏洞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弥补的时候,难免会出现趋利者利用规则的漏洞获取利益。当不守规则之人可以利用规则的漏洞从容获利而严守规则之人的权益却被无情侵害的时候,规则就会失灵,制度就会遭到破坏,就不会有公平和安全而言。

可见,要实现便民购票的美好愿望不能仅仅有网络或者电话订票系统,而且还需要相关的配套制度来保障制度的有效实施。从侧面来看,铁道部门的现行购票规则或者系统存在的漏洞已经到了不得不重视的地步,否则,既起不到限购作用,更影响人们顺利购票的权利,危及到购票秩序和公平。因此,笔者建议对现行购票规则和系统进行调整和改善。一是改进现有的购票系统,采各家抢票插件之长,弥补网络技术缺陷,优化系统,在“硬件”方面为乘客提供一个优质、高效、公平的网上售票环境。二是完善现有的购票规则,出台保障购票系统良好运转和购票者合理实现其购票权利的制度、规则,在“软件”方面为相关社会主体提供制度保障,保证购票秩序正常、有序、公平、公正地进行。(吴成臣)

公开票数才能解开谜团

就目前而言,各地铁路部门都掌握着一部分预留票资源,至于这些预留票流向何方,公共政策也有相应规定,比如铁道部、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铁路残疾人旅客专用票额车票发售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起,每趟旅客列车预留一定数量的残疾人旅客专用票额,这不仅体现出预留票对残疾人的特殊照顾,也彰显出国家公共政策的善意。

不过,对于预留票除流向残疾人外,并没其他特殊规定,比如预留票占总票数的比例,每列火车允许有多少张预留票。类似这些有待解开的制度谜团,不得不让我们产生怀疑,铁路部门手中大量的预留票有没有留给内部职工、特权阶层甚至利用这些资源搞腐败等等。基于此,肖文彬、马纲权两名律师要求铁道部公开预留票,既有现实意义,也是形势所迫。

倘若铁道部放下身段,主动揭开火车预留票的盖子,有一石三鸟之功效。首先,能保证火车票销售上的公平与正义。著名学者马光远曾郑重指出,“一票难求”的根源不在总量不足,而在分配程序的不透明、不公正。所谓分配程序上的不透明,当然也包括预留票数量的不透明。正如两位律师质疑的那样,倘若一趟列车,预留票过多,放得太少,购票人就必须抢票。难怪乎,抢票软件的横空出世,搅乱春运购票大局,也很大程度上源于票源分配程序上的不透明,弄得铁路部门既尴尬,更无奈。

与此同时,能遏制高级票贩和“内鬼”的倒票行为。此前有北京的记者披露太原火车站有人持铁路内部人员给的密码,到指定的火车票代售票点一次可以买到几十张甚至上百张紧俏的预留票,而这种现象在全国的火车站都很普遍。倘若从售票源头上做到公开透明,比如每趟列车共有多少张软卧票,多少张硬卧票,多少张硬座票,多少张站票,铁路部门在哪些站有多少张预留票等所有相关的详细信息,不仅在火车站的电子显示屏和代售票点的电脑上公示,也在铁路网站上进行公开,那么,高级票贩子的倒票机率也会大大降低。

更为重要的是,这样做也能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与监督权。火车票作为稀缺的公共资源,必须公平公开地进行分配,铁路部门决不能借预留票制度的“管涌”,就可以暗箱操作,侵犯公众的切身利益。倘若铁路部门手中的预留票不在车站销售,也不与网络包括代售网点进行联网,而是通过内部渠道销售给旅游团、某些领导,那么,就算消费者以实名制排在窗口第一位,还是无法买到所需要的火车票。所以,火车站公布预留票数量,不仅能让铁路部门主动地接受社会监督,也是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需要。(吴睿鸫)

分享到:
(责编:张宏、王倩)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