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民生周刊:非典十年祭

2013年01月17日15:33    来源:民生周刊    手机看新闻

“非典十年祭”开篇导语:

2002年12月10日,一位名叫黄杏初的广东河源农民发烧住进了医院。他就是至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非典病人,也是后来被学界命名为SARS的病毒的起点。自此,中国人开启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日子……

2003年6月20日,最后一批18名非典患者从北京北郊一所名叫“小汤山”的非典医院里走出来。

4天后,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北京不再属于非典疫区。

非典已经离开我们整整十年了。十年,是一个足以重新开启又一个记忆的单元。但是,当我们回望与“死神”抗争的岁月,发现那些故事与境遇,已经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和无数个体的命运,留下了未来多少年仍然挥之不去的印象与图景;也让我们在面对未知的危险时,学会了冷静、理智和沉着。

或许,非典的价值,正是十年来的那些变与不变。

“非典十年祭”第一篇:再望小汤山

“非典十年祭”第二篇:忘却的“非典后遗症”

“非典十年祭”第三篇:后非典,十年的价值

分享到:
(责编:耿聪)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