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燕赵晚报:误读之辩 到底是谁在妖魔化国企

傅万夫

2013年01月17日09:29    来源:燕赵晚报    手机看新闻

  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14日说,当前国企发展环境不尽如人意,还没有搭建起与公众沟通的有效平台,误读国企的事情时有发生。并且存在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丑化、妖魔化国企。(1月16日《中国经济时报》)

  也许国企的苦衷确实是因为沟通不畅导致的误会,但是,我们看到的是:母亲5次劝儿子进国企,2013届毕业生首选到国企就业,国企招聘会挤破玻璃的震撼场面。所以,不是人们不了解国企,而恰恰是太了解国企了。不是人们不知道国企那些所谓的苦衷,而是在优势面前,那点苦衷显得那么孱弱和矫情。

  我们的国企存在多年了,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一个与公众沟通的有效平台?这本身就存在问题,还有什么资格觉得被人误读呢?国企,美其名曰国有,可事实上,公众除了能看到每年多少亿元的利润,看到国企高层高薪,动辄月薪几十万之类报道外,其他事情似乎跟公众没啥关系。这样的现实,怎能不叫人误会?少数人之所以能够妖魔化国企,与其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是分不开的。所以,比怒斥少数人妖魔化国企更迫切的也许是自我反省。

  又一则消息让人震撼,有媒体称央企高管的任命存在明显的行政化倾向,央企高管高薪“金饭碗”,被当成安排中央及省市年龄偏大、提拔无望官员的肥缺。这条新闻可以回答那句“国企若经营出现亏损,有人会说你无能;若实现盈利又有人说你靠的是垄断”的抱怨。一边是国企,尤其是中央直属等大型国企,领导大都带着行政级别,来自行政任命;一边又否认干扰市场秩序,否认与民争利。前者是事实,后者是他们自己的说法,公众更愿意相信眼见为实,还是道听途说,不言而喻。

  人们有判断是非的能力,如果国企运营公开透明,就算有人妖魔化,又岂能得逞?反之,即便天天喊委屈,非但无法获得认可与同情,反倒让人加深误解。所以,是否能被妖魔化,主动权在国企手中,而不是在那些“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手中。

分享到:
(责编:齐贺、王倩)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