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西安晚报:宜居城市先得走出“十面霾伏”

邓海建

2013年01月16日10:18    来源:西安晚报    手机看新闻

据昨日发布的《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之中有7个在中国。报告还指出,中国面临着室内空气质量方面的挑战,缺乏系统监测。(1月15日《第一财经日报》)

一场雾霾,令诸多城市的空气安全捉襟见肘。有人打趣说,这世间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冷幽默之外,是有理有据的现实悲怆。

“10个重污染城市,7个在中国。”无论这样的调查有没有口径或方法的悬疑,但发人深省的警示意义,从近日各大城市“爆表”的数据看,还是确凿无疑。人类的进化能力再强,恐怕也不能在雾霾天自动生成防毒体系。

对目前中国城市来说,困扰我们的大气污染可能在两个层面:一是室外的雾霾。1月13日,雾霾继续在我国大范围弥漫,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多地城市陷入严重空气污染。二是室内的污染,这是很容易被我们忽略的部分。此前中国消费者协会的一项研究表明,北京的室内空气样本甲醛浓度超标73%,杭州超标79%,室内空气样本中的苯浓度是安全标准的11倍。

室外空气不好,室内空气堪忧。城市“十面霾伏”,背后的压力恐怕不仅仅是个观念的问题。常识上说,PM2.5主要源自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和工地扬尘,但眼下的几个现实,犹如板上钉钉。

一者,产业结构调整非一日之功,不从根本上改变“燃煤大国”局面,大气治理难免是句空话;二者,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2012年全国汽车产销再创新高,双双突破1900万辆,再次刷新全球纪录,连续四年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离开尾气排放量谈大气治理,显然也是缘木求鱼。更重要的是,随着新型城镇化概念的“热销”,大兴土木带来的建设污染,不仅没有终结,恐怕还仅仅是个开始。

这就是很多“宜居城市”面临的真实现状。一副口罩,或者一个防毒面具,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但要让这些微小的有害尘埃风吹云散,真是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不仅关涉利益取舍、而且关乎发展大局。公益广告早就吓唬过我们,若不环保,当心某天连新鲜空气都要“价高者得”——这样的警示,今天,真要好好说给全社会听。

分享到:
(责编:张宏、王倩)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