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且行且思:界限

呐  言

2013年01月10日08:2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怎样决定什么东西可以买卖,什么东西由非市场的价值掌握?哪里是金钱的法则行不通的地方?该如何防止市场价值观侵蚀本不该由它们主导的领域?

  这是不久前,美国哲学家迈克尔·桑德尔教授给北京大学学子讲授的一堂视频公开课中启发学生思考的内容。

  “一场罕见的暴雪过后,积雪阻碍了交通。销售铁锹的商人抬高了铁锹的价格,你们觉得是否应该?”

  “认为该涨价的同学请举手”、“告诉我你的答案和理由”、“谁有不同的意见?”、“请这两位持不同意见的同学进行简短辩论。”

  “那如果在这场暴雪过后,不是铁锹销售商提价,而是矿泉水销售商趁机抬高价格,是否应该?”

  在一堂一个半小时的公开课中,桑德尔教授占用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课堂上绝大部分的时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表态,甚至交锋。

  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内,近千名北大学生每个人都成为了这堂课的主角,他们用举手表决、起立发言、随时思考的方式,全身心地投入到课程内。

  起初,我对课程兴趣不大,因为担心自己领会不了如此深刻的经济学问题,但是,整整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我却惊讶地发现,这位被誉为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讲席教授”的学者用最生动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引导着近千名的学生进入“如何界定市场的道德界限”这样一个深奥的经济学问题当中,不觉晦涩,更不觉疲惫。

  走出讲堂,我不禁思考,如何界定市场的道德界限,在这样一个深刻的有关“界限”的经济学命题背后,桑德尔教授其实也呈现给我们有关另外一个“界限”的启发——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所占课堂时间比重的界限。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收获更多。

分享到:
(责编:齐贺、张玉珂)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