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越秀区区长王焕清做客广州电视台节目“行风面对面”,面对市民投诉请市民打区长热线。谁知,这时主持人“突袭”,建议现场拨打区长热线。于是,第一个号码响铃一分钟没人接,第二个号码是空号。
乌龙的尴尬说明了两个问题,其一,“区长热线”不姓“区”,领导过问少,情况并不熟;其二,网上公开的热线号码有误,到底是人为故意,还是工作失误,令人生疑。当然,区长作为一方的行政长官,不可能天天守着部热线电话,承担投诉受理的当然是一个机构。
区长热线真正令人尴尬的并不是空号本身,而在于区长的重视程度决定了热线的为民成色,即热线是否有作为不是取决于机制的支撑,而取决于领导的人治。而这恰恰就是当下很多市长热线、市长信箱形同虚设的一个缩影。说实话,老百姓的事情都交给一个市长,纵然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颗钉子。过去有人说,找市长不如找市场。事实上,在公共管理上,也不能片面依赖领导,领导的热线也好信箱也罢,作为修补公共服务机制的补丁,如若不理顺管理机制,补丁势必变成形式上的“膏药”。木须虫
(来源:法制日报)